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冬至的别称

冬至节有许多别名以及衍生的节日,这些名字和节俗蕴含了它作为节日的由来与特点等丰富的信息。

一、冬节

冬至节也叫冬节。

这不能简单理解为冬至节的简称。它与夏节(夏至)相对,由于春节、秋节相关,可见,“冬季”的别称,意味着它是一个冬天的最重要的节日。


二、长至节、短至节

冬至节也叫长至节、短至节。

这两个名称关系着节气。冬至一般是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公立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对来说,也就是白昼逐渐开始变长的一天。因此,这一天古人叫它“至日”,“至”有三层意思:“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又叫它短至,意思是白昼之短达到了极点;相对来说又叫“长至”,意思是夜晚“至长”已经结束。因此也就有了“长至节”和“短至节“的称谓。


三、一阳节

冬至也叫“一阳节”。

这与长至、短至一样是出于自然现象的说法,但却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视角。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日照多白昼长是“阳”,冬至正是阳气开始逐渐旺盛起来的时节,所以叫“一阳生”,因此冬至日也被叫做“一阳节”。


四、亚岁、肥冬

冬至节有“亚岁”、“肥冬”之称。

这是与“年节(春节)”相比而言的。“肥冬”是指冬至正当粮入仓、猪已宰、酒正酿的时节,饮食丰饶,不仅家家户户饮食飘香,而且还要馈赠酒肉给亲戚朋友。有地方志说:“冬至,拜节,或以羊、酒等馈赠,谓之‘肥冬’。”

清光绪八年刻本《怀来县志》比较来说,各种饮食之物已经被消耗不少,不如冬至“肥”了。因此,民间还有“冬肥年瘦”的谚语。还有诸多节俗,因此叫“亚岁”,意思是冬至节亚赛年节。由此,民间谚语“冬至大如年”或者“冬至大似年”都恰如其分。有人对此概括说:“十一月冬至节,丛火,祀家庙,福祠、灶陉,拜父母尊长,设家宴,与亲戚相贺,与元旦一例。谚语‘大冬如大年’即吴中‘肥冬瘦年’之说也。(吴中指江苏仪征)”

 

五、喜冬、贺岁节

冬至节又称喜冬、贺岁节。

冬至称“喜”,大概与“一阳生”、“阳极阴生”有关,正因为“喜”,才有贺冬、秤冬之举,也就有了“贺冬节”之谓。拜贺之举自然又给节日平添许多喜气,由此“喜冬”就情理之中。

 

六、履长节

献袜履长:履长的含义主要两方面,一是时光到了冬至,太阳正向南级,日晷的影子最短,而音律上则正当黄钟,乐器的管子最长,所以有“履(践、踏)长”之贺。一是说冬至阳气开始生长,白昼从此渐渐长了,妇女在这一天要献履袜给舅姑(公婆),也表示冬季女工的开始。两说中,后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履长节的意义也正于此。


七、隆师节


隆师的节俗,不外礼拜、宴飨老师,或者还要拜奠先师孔子。

冬至作为一个尊师重教的民间节日,除了拜师的节俗外,还有拜圣、请教习、学馆放假、烧字纸等习俗。“圣”是指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此俗与孔子圣诞的礼俗大致相同。

敬惜字纸是一种传统的信仰风俗。字纸即写过字的纸。读书人视字为神创之物,对字纸格外崇敬、爱惜,平时写过的字纸绝不乱丢乱扔,而是好生的收集起来,等到一定的时机(如圣诞、祀文昌、惜字会以及冬至等)才烧掉,学馆等处还有专供焚烧字纸的字纸亭阁。这种信仰风俗,称作“敬惜字纸”。


  
  
相关资料

“东道主”词语的由来
古代村子的别称大全
云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皇后的别称
古代十大名曲历史故事
丈夫(老公)的别称雅称
妻子(老婆)的别称雅称
天津的别称
元宵节的别称
古代对夕阳的雅称
古代一些冷门的雅称别称
北京的别称
皇帝的别称
24个语文教材里的词语故事
古代各种花的别名别称
兰花的别称雅称
粽子的别称
牡丹花的别称雅称
古代床的别称雅称
古代对父亲的称呼及雅称
古代鹤的别称
古代鸡的别称雅称
重阳节的别称、俗称
樱花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鼠的别称
古代老虎的别称大全
初一到初七的别称
雪的别称雅称
荷花的别称
古琴的别称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