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元宵节的别称

   元宵节,别称“上元”“元夜”“元夕”“元宵”“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的一个重要节令,也是传统节日中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详细介绍如下:


 
春灯节
 

即元宵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节
 

即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元宵节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清 孔尚任《桃花扇•选优》:“今日正月初九,脚色尚未选定,万一误了灯节,岂不可恼。”老舍《樱海集•柳屯的》:“年节过去,我又离开了故乡,到次年的灯节回来。”
 
灯夕
 

元宵节的一种别称。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是一个普天同庆的中国传统节日。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书》:“灯夕却在李端悫家为会,诸君皆奉思也。”《宋史•吕蒙正传》:“尝灯夕设宴,蒙正侍。”《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话说一日,天上元宵,人间灯夕,西门庆在厅上张挂花灯,铺陈绮席。”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宋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当然,还流传了很多风花雪夜的故事。在传统戏曲中,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上元
 
即元宵节。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旧唐书•中宗纪》:“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宋太宗《缘识》:“上元时节皆相慕,皇都城里万家灯。笙歌有处共夸称,架肩叠足几许层。轻尘雾敛月明中,车骑云軿五夜风。意气尽随年少得,九衢填咽乐声同。”《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宋 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人间月半,天上月圆。幸自一天明朗,何须万斛金莲……灯节元来是上元。”王炎《临江仙》:“欲近上元人意好,月如人意团圆。”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绕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烧灯节
 

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宋 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小正月
 
即元宵节。民间习惯称元宵节为小正月。
 
元夕
 

即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宋 曹勋《武陵春》:“元夕晴和中禁好,梅影玉阑干。峭窄春衫试嫩寒。金翠会群仙。移下一天星斗璨,喜色动宸颜。行乐风光莫放闲。月在凤凰山。”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夜
 

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夜。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宋 苏东坡:“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宋 范成大:“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元邵亨贞《恋绣衾》:“时重逢元夜心暗惊。忆当年、诸老放晴。对芳景、张灯火,画堂深、箫鼓到明。”明 唐伯虎:“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半
 

正是十五,即元宵节。宋 刘辰翁《减字木兰花》:“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曾向杭州看上元。” 宋 王安石《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宋 仇远《元夜叹》:“虎林城中正月半,十万人家灯灿烂。”宋 范成大《灯市行》:“已向街头作灯市……夜夜长如正月半。”宋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放去千灯万焰……上元定是正月半。”

  
  
相关资料

“东道主”词语的由来
古代村子的别称大全
云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皇后的别称
古代十大名曲历史故事
丈夫(老公)的别称雅称
妻子(老婆)的别称雅称
天津的别称
古代对夕阳的雅称
古代一些冷门的雅称别称
北京的别称
皇帝的别称
24个语文教材里的词语故事
古代各种花的别名别称
兰花的别称雅称
粽子的别称
牡丹花的别称雅称
古代床的别称雅称
古代对父亲的称呼及雅称
古代鹤的别称
古代鸡的别称雅称
重阳节的别称、俗称
樱花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鼠的别称
古代老虎的别称大全
初一到初七的别称
雪的别称雅称
荷花的别称
冬至的别称
古琴的别称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