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别名:筒粽、角黍、角粽。
1、 糯米粽最早来源于“筒粽”,它是将大米放入竹筒中炊煮而成的。这是最具南方风味的一种古老炊米法,这种炊米法至今在南方盛行不衰。除食用外,筒粽也用于祭祀。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2、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
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趁热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