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云的别称和雅称

云是高空的雾,雾是地面的云。因此,雨的源头应该是漂浮的细小水滴群——云。

古代对云有很多绝美雅称,具体如下:

「玉叶」

喻云彩。

晋·陆机《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绿翘明,岩英焕。”

南朝·梁·简文帝《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纤凝」

犹纤云(微云;轻云)。凝,指云气凝聚。

明·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天公絮」

喻云。

宋·陶谷《清异录·天文》:“云者,山川之气,今秦陇村民称为天公絮。”


「山带」

环绕峰岩的带状白云。

唐·韩翃《送客归江州》:“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溼荷裳已报秋。”

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一:“张野《庐山记》:‘天将雨,则有白云冠峰,或亘巖中,俗谓之山带,不出三日,必雨。’”


「天波」

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

唐·孟郊《立德新居》之三:“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

唐·许学士《天关回到世吟》:“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三素」

即三素云。亦泛指各色云烟。

唐·熊孺登《日暮天无云》:“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

前蜀·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焰九光之莲炬,下照冥津;飘三素之檀烟,上闻真域。”

 

「雯华」

五色祥云。

金·元好问《应州宝宫寺大殿》:“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
 

「彩晕」

彩色的云气。

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寒霭」

寒凉的云气。

南朝·梁·何逊《赠王左丞僧孺》:“长墟上寒霭,晓树没归霞。”


「连霏」

密集的云气。

唐·李峤《晚秋喜雨》:“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


「曾阴」

重叠的阴云。

《艺文类聚》卷三八引晋·陆冲《杂诗》之一:“洿泽无夷轨,重峦有曾阴。”

《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落日长沙渚,曾阴万里生。”李善注:“曾,重也。蔡邕《月令章句》曰:‘阴者,密云也。’”


「霭」

云气。

《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倾云结流霭。”

东晋·陶潜《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霄」

高空稀薄游动的云。

《汉书·扬雄传》注:“霄,日旁气也。”

《后汉书·张衡传》注:“霄,云也。”


「雯」

成花纹的云彩

《广韵》:“雯,云文。”

《集韵》:“云成章曰雯。”


  
  
相关资料

“东道主”词语的由来
古代村子的别称大全
古代皇后的别称
古代十大名曲历史故事
丈夫(老公)的别称雅称
妻子(老婆)的别称雅称
天津的别称
元宵节的别称
古代对夕阳的雅称
古代一些冷门的雅称别称
北京的别称
皇帝的别称
24个语文教材里的词语故事
古代各种花的别名别称
兰花的别称雅称
粽子的别称
牡丹花的别称雅称
古代床的别称雅称
古代对父亲的称呼及雅称
古代鹤的别称
古代鸡的别称雅称
重阳节的别称、俗称
樱花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鼠的别称
古代老虎的别称大全
初一到初七的别称
雪的别称雅称
荷花的别称
冬至的别称
古琴的别称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