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高空的雾,雾是地面的云。因此,雨的源头应该是漂浮的细小水滴群——云。
古代对云有很多绝美雅称,具体如下:
「玉叶」
喻云彩。
晋·陆机《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绿翘明,岩英焕。”
南朝·梁·简文帝《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纤凝」
犹纤云(微云;轻云)。凝,指云气凝聚。
明·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天公絮」
喻云。
宋·陶谷《清异录·天文》:“云者,山川之气,今秦陇村民称为天公絮。”
「山带」
环绕峰岩的带状白云。
唐·韩翃《送客归江州》:“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溼荷裳已报秋。”
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一:“张野《庐山记》:‘天将雨,则有白云冠峰,或亘巖中,俗谓之山带,不出三日,必雨。’”
「天波」
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
唐·孟郊《立德新居》之三:“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
唐·许学士《天关回到世吟》:“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三素」
即三素云。亦泛指各色云烟。
唐·熊孺登《日暮天无云》:“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
前蜀·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焰九光之莲炬,下照冥津;飘三素之檀烟,上闻真域。”
「雯华」
五色祥云。
金·元好问《应州宝宫寺大殿》:“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
「彩晕」
彩色的云气。
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寒霭」
寒凉的云气。
南朝·梁·何逊《赠王左丞僧孺》:“长墟上寒霭,晓树没归霞。”
「连霏」
密集的云气。
唐·李峤《晚秋喜雨》:“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
「曾阴」
重叠的阴云。
《艺文类聚》卷三八引晋·陆冲《杂诗》之一:“洿泽无夷轨,重峦有曾阴。”
《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落日长沙渚,曾阴万里生。”李善注:“曾,重也。蔡邕《月令章句》曰:‘阴者,密云也。’”
「霭」
云气。
《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倾云结流霭。”
东晋·陶潜《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霄」
高空稀薄游动的云。
《汉书·扬雄传》注:“霄,日旁气也。”
《后汉书·张衡传》注:“霄,云也。”
「雯」
成花纹的云彩
《广韵》:“雯,云文。”
《集韵》:“云成章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