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别称分别有: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爷、皇王、皇辟、主上、主公、主君、君主、人主、君人、大王、大君、大庭、今上、万岁、寡君、国主、少主等。不同的朝代或是不同层级的人对皇帝的称呼都会有所不同。
皇帝的别称出处: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出自《诗经·大雅》:“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蒸哉。”
2、皇辟:帝王的别称。出自《隋书》:“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
3、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出自《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4、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出自《三国志》:“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5、主君:皇帝的别称。出自《墨子》:“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6、君主:天子。出自《尚书》:“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7、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王。出自《商君书》:“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8、君人:指皇帝。出自《商君书》:“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9、大王:对帝王的尊称。出自《旧唐书》:“或曰‘先启大王’。”
10、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出自《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证,辅弼大君。”
11、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出自《庄子》:“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12、今上:对当今帝王的称呼。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13、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时期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14、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出自《左传》:“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15、国主:意思为国君、国王。出自《答苏武书》节选:“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16、少主:多指年轻的皇帝。出自《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皇帝称呼的来源:
其实,皇帝这个称呼秦统一天下之前是不存在的。上古时候,首领们被称作“后”
像后稷、后羿等后某后某均是夏朝对各个部落首领的称呼
华夏族第一代天下共主的夏王室毫不客气地自称“夏后氏”
商朝渐渐开始用“王”
秦王扫六合,李斯提议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
泰皇最贵,大王不如号曰“泰皇”
嬴政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就叫皇帝吧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陛下这个称呼古来已有
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
臣子向帝王进言时,不能直面天子必须由立在台阶下的侍者转达
久而久之,陛下就成了对帝王的尊称
“天子必有近臣,执兵立于陛侧,以戒不虞。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达尊之意。”——《独断》
“巨公”也是对皇帝的一种称呼
虽然并不多见,但还是有记载的
“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
——《史记·封禅书》
汉承秦制,国祚四百多年
衍生出不少对皇帝的称法
后宫近臣后妃称呼皇帝为“大家”
前朝文武百官称呼皇帝为“天家”
“亲近侍从官称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独断》
“县官”也是汉代对皇帝的称呼之一
上古曾把帝王所居之地称为“县”
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县由此又可以引申为国家
将一国之君称为县官也就顺理成章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出于同样的原因
“国家”也曾被用作皇帝称呼之一
东汉光武帝刘秀就多次被称呼为国家
“……以立微功,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
唐代宫中对皇帝敬称“宅家”
取自四海天下尽属天子宅、帝王家之意
“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
——《资暇集》
“官家”也是对皇帝的一种称呼
正史上第一个被称官家的皇帝
是十六国后赵武帝石虎“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不过这时候的官家含义比较丰富
上能敬称皇帝,下可呼唤公婆
到了两宋“官家”才成为对皇帝的特定称谓
至于“万岁”,先周时便有记载
“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经过一朝又一朝皇帝的努力
终于到了明清
万岁=皇帝
称且仅称当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