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以至”与“以致”的区别

“以至”与“以致”

谭桂声
“以至”与“以致”,是语音相同、词形相近而意义、用法不同的两个常用连词。

一、“至”与“以致”的用法
以至(以至于) 有两种用法。
①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一般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低到高,有时也用于相反的方向,有“直到”“直至”的意思。例如:
如今人们已经不仅能够预知几天的,而且能够预知几个月以至几年的天气趋势。
熟练的技能是经十次、百次以至上千次的练习才能获得的。
所谈的内容很广,自人类社会以至天地、宇宙,无所不包。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实践论》)
②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产生的结果。例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哥白尼的学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拥护者,以至罗马的教会在拟订历法改革方案时,都不能不利用哥白尼的数据。
“以至于”,意义、用法同“以至”。以上例句中的“以至”都可以换成“以至于”。例如:
螽斯的歌唱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歌。
以致  只有一种用法,即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例如:
他没有认真备考,以致未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他只听一面之词,以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以往,由于养老保险没有积累,为确保越来越多的退休金当期发放,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不得不动用了本应留作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以致个人账户形成空账、虚账。
代表既得利益集团的保守势力对他围追堵截,逼得他无路可走,以致这场号称“改革”的小小改良很快就夭折了。
 
二、“以至”与“以致”的来源
“以至”本是由连词“以”(相当于“而”)和动词“至”构成的文言短语(“以至于” 由连词“以”、动词“至”和介词“于”构成),“以致”本是由连词“以”(与“以至”的“以”为同一语素)和动词“致”构成的文言短语。后来都固定为一个合成词而成为连词,并沿用于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例如:
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左传·昭公十六年》)
盖人之所以陷于祸败以至失身者,由其愚暗妄行,不知理义故耳。(〔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
德宗时杨炎、卢杞为宰相,皆奸邪用事,树立朋党,以至天子播迁,宗社几覆。(〔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
自古以来,国家富强,将良卒精,因人主好战不已,以致危乱者多矣。(〔宋〕司马光《谏西征疏》)
自职名更定之后,遂失朝夕记注之规,以致累朝以来,史文阙略。(〔明〕张居正《议外史职疏》)
 
三、“至”与“以致”的辨异
(一)“以至”,近似“甚至”;“以致”,近似“致使”。二者有显著的语义差异。
(二)“以至①”与“以致”不仅有词义上的显著差异,而且有语法上的明显区别:前者只连接词或词组,而不连接分句;后者只连接分句,而不连接词或词组。
(三)“以至②”与“以致”都连接分句,而不连接词或词组。二者的区别在于:“以至②” 含“甚至”的意味,表示由于上述情况产生的结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意在以下文强调上述情况的程度之深。“以致”含“致使”的意味,表示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结果,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一般有“导致……的后果”、“弄到……的地步”、“结果弄得……”的意思,意在说明下文是上文所导致的后果。
(四)在某些情况下,用“以至②”或“以致”均可。但这并不表明二者的意义、用法相同;此时,二者仍有各自的意义、用法。例如:
他的腿受了重伤,~几个月都起不来床。
久而久之,野猪渐渐驯顺,身体也渐渐肥胖,~变成像现在家猪的样子。
以上两例“~”处用“以至②”或“以致”均可。如果用“以至”,就是以“几个月都起不来床”、“变成像现在家猪的样子”分别强调“重伤”、“肥胖”的程度;用“以致”,则是说明“几个月都起不来床”、“变成像现在家猪的样子”分别是“重伤”、“肥胖”所导致的结果。
(五)对“以至②”与“以致”,可采用替换词语、认定标志等方法加以辨析。
1.词语替换。例如:
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不能真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以致学会终身学习。
前一例意在说明所造成的后果,用“甚至”替换“以至”后语义不通,用“致使”替换“以至”后语义通顺,因此可断定句中用“以至”有误,必须改用“以致”。后一例意在强调程度之深,用“甚至”替换“以致”后语义通顺,用“致使”替换“以致”后语义不通,因此可断定句中用“以致”有误,必须改用“以至”。又如:
有学生认为,严惩未必能减少作弊,且开除学籍对个人伤害太大,以至冲淡了惩罚本身的教育意义。(《京华时报》2006年1月24日)
于是,她就亮出了那女高音独唱的喉咙,大声地念稿,把嗓子都喊哑了。(《黎明的河边》)
这三例用“甚至”或“致使”替换“以致”后语义都通顺,故可判断句中用“以至”“以致”均可,句中可仍用“以致”,也可改用“以至”。
2.认定标志。例如:
这爱情是如此的强烈,以致她敢于迎击一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2册教师用书》)
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迅速,以至黄淑英还没有完全领悟过来的时候,他就从她的身边消失了。(《黎明的河边》)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明白,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费奥罗多夫《童年的发现》)
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的一个方面,而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以至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王滨、张淑贤等《少年爱因期坦》,《世界人物的少年时代》,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
前一分句中的“如此”、“这样”、“那样”均有表示程度的意思,下一分句自然以用“以至”为宜,而不宜用“以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时可使用“以致”,给人的语感一般也逊于使用“以至”,如最后一个例句。因此,一般可以将“如此”、“这样”、“那样”作为使用“以至”而不使用“以致”的一种词语标志。据此,第一个例句中的“以致”以改用“以至”为宜;后三个例句中的“以至(以至于)”使用得当。
   
作为练习,我们对下面 11 个例句加以判断,看看其中的“以至(以至于)”或“以致”是否使用得当。
①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杨绛《读书苦乐》)
②一种令人怅然以至走入恐惧的想象,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断然打住思绪。(毕淑敏《我很重要》)
③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钱钟书《伊索寓言》)
④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贪婪、偏私、庸俗,邪恶的人群,显得是那么渺小而又卑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2册教师用书》)
⑤我的身上聚满父母关注的目光,以致一点点成功都会被他们深沉地记在心里。
⑥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周国平《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
⑦只有当黑暗降临的时候,我才会感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我头脑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根本没有时间去懊悔。(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⑧河北、河南境内出现罕见大雾,以至进出北京的大量列车晚点。
⑨据悉,山口百惠的隐退生活相当写意,以致身形暴涨。(《家庭周末报》2005年1月5日)
⑩教育界在相当程度上夸大了教案的作用,将教案写得如何直接与教师教学能力画等号,以致把教案作为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指标。(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⑾教参越全越细,教师思维、探究的空间也就越小,以至小到了没有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⑿我不觉浑身燥热起来,以致火车已走过了镇江,我才想起我原来的打算。(茹志鹃《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
例①—例④中连接的是短语而不是分句,表示在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因此必须使用“以至(以至于)”。例①—例③无误,例④须改用“以至(以至于)”。
例⑤—例⑦中连接的是分句,表示某种情况的程度很深,因此须用或宜用“以至(以至于)”。例⑤中的“以致”须改用“以至(以至于)”;例⑥、例⑦ 中的“以至(以至于)”均使用得当。
例⑧中连接的是分句,表示某种原因造成的后果,因此须将“以至”改为“以致”。
例⑨—例⑿用“以致”或“以至”均可。

  
  
相关资料

赉和赍的区别
漂浮与飘浮的区别
诗经叠词大全
形容很小的字、词语
常用偏旁部首名称及意义表
汲取和吸取的区别
诗经中的农具的汉字
“中国成语大会”里的成语大全
“仔”和“崽”的区别
爆料和曝料的区别
25个经常写错的词语
值勤和执勤的区别
“汇聚”和“会聚”的区别
小学一年级语文好词好句整理
类别和类型的区别
鹊与雀有何区别
乐陶陶和乐淘淘哪个正确?
淬炼还是粹炼?
笃行与践行的区别
度过和渡过的区别
季军和殿军的区别
一个字到四个字的叠字大全
卡塔尔的正确读音
汨和汩的区别
相传与留传的区别
古人名字的别称有哪些
文言文中与粮食有关的汉字和词语
拥入和涌入的区别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到底是“斯”还是“是”?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词语:第一期、第二期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