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字的别称有哪些
常读古籍的朋友们都知道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很多“别称”,而且应用频率远高于姓名。近来很多学友反映想给自己取“字”、“号”,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古人都有什么别称,都如何得来。
1. 只有皇帝才能有的庙号
庙号大家是不可能拥有的,因为它专属于皇帝。
庙号起源于商朝,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用。
隋以前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皇帝,才会被追加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很多人误以为庙号与谥号是同一回事,实则不然,庙号是排位,尾字多为“祖”、“宗”,谥号是评价,尾字多为“帝”或“皇帝”。
比如杨广的庙号是“隋世祖”,谥号是“隋炀帝”;李世民的庙号是“唐太宗”,谥号是“唐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庙号是“清圣祖”,他的谥号就比较厉害了,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2. 皇帝、牛人可以有的谥号
谥号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现代人已经没有这个习俗。
谥号是对古代死去的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带有感情色彩的称号,始于西周。
皇帝、嫔妃、大臣的谥号由朝廷专门机构议定,且大臣需要到一定的官阶才可得谥。如汉朝规定封侯以上的官员才能得谥,唐朝规定二品以上官员才能得谥。
但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或门生故吏甚至后代人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如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后世尊称“靖节先生”或“陶靖节”。
3. 平头百姓也可以有的表字
终于到了大家都可以拥有的别称了。
古人的名字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姓”是代表有公共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可简称为“部族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发展出来的不同支系的称号,也称“家族号”。秦以后姓氏合一,逐渐成为一个词。
“名”和“字”在古代也不是一回事。古人认为,当人成年之后,生下来所取的“名”就不便在公共场被使用,必须要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与“名”合称“名字”。
在古代,“名”一般不被直接称呼,官至尚书后,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便直呼大臣的“名”。甚至一度平民是不被允许有“名”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年轻时的名字就是“刘季”(是家中排行老三的意思),后来功成名就才改为刘邦。
按照古代称谓礼仪,自称“名”,称别人称“字”,是基本的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故书法作品落款时,一般不单独落“字”,而是先落字,紧跟姓名。下对上,卑对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
表字一般与名相关,如: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是并列关系;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关系;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这是矛盾关系;
赵云,字子龙。《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扩充和延伸了名;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近现代也有很多名人以字行世,原名则不常用。如林散之先生原名林霖,字散之;沙孟海先生原名沙文若,字孟海。
而启功先生的名字亦可以说是书画界的特例了,他本姓爱新觉罗,名启功,但他自称姓启名功。元伯是他的字,但后人少称呼。
4. 文人往往有,而且可以有很多的别号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无可考证,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然成风。一般号分为自号、别号,自号一般源于自称,比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别号往往来源于时人或是后人的褒贬,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别号一般也包括对官员的尊称,比如颜真卿被尊称颜鲁公,欧阳询被称为欧阳率更。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