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古代猴子的别称雅称

中国古代猴被分为许多种类,也有许多不同名称,如狙、猱、沐猴(猕猴)、猢狲、猩猩、玃、猨狖、山魈、狒狒、马留、马化、如拳,等等。

猴在典籍中是有名一族。《诗经》、《山海经》、《淮南子》等均有猴子的记载。当然,猴的称谓不一,据说有尾者为猴,无尾者为猿。《山海经》、《吕氏春秋》、《抱朴子》称其为;《诗经》称之为猱,毋教猱升木;《楚辞》里有猕猴。东汉王延寿《王孙赋》有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西晋阮籍有《猕猴赋》,刻画了一个姿便捷而好技形乖殊而不纯性褊浅而干进的猕猴形象,借以鞭挞那些贪求利欲、献技逞巧、人面兽心的小人。晋人傅玄描述猴子类胡儿……或抵掌而胡舞。《世说新语》云: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断肠遂成为典故,如柳宗元的《入黄溪闻猿》诗有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范成大《八场平闻猿》诗中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时等。柳宗元撰有《憎王孙文》,有王孙兮甚可憎等句,托物言志,意在人而不在王孙,与《猕猴赋》如出一辙、异曲同工。猿猴还会造酒,明代李日华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清代李调元在其著作中说: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张岱《夜航船》:沐猴,小猴也,出罽宾国。史言沐猴而冠,以沐浴者,非是。

除了以上别称外,还有以下称呼供参考:

1、禺

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

2.山公

释义: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

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3.

释义:金丝猴。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杜甫《石龛》

4.

释义: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澄黄色,面部微红色,尾短,四肢都

像人。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古亦称“母猴”、“沐猴”。

5.王孙

特点: 活泼老练、聪明机警

来源:猿、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柳宗元《憎王孙文》


  
  
相关资料

年的别称和雅称
形容龙的词语
乌龟的别称、别名
蛇的别称雅称
兔别称和雅称
古代狼的别称和雅称
古人对动物的别称
大熊猫的别称
花的别称雅称大全
毛笔的别称大全
古代对植物别称大全
古代对火的别称和雅称
牛的别称大全
马的别称
莲的别称
有关时间的别称雅称
“同窗”词语的由来
狗的别称和雅称
羊的别称和雅称
洛阳的别称
上海的别称
重庆的别称
表示夫妻的词语
“东道主”词语的由来
古代村子的别称大全
云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皇后的别称
古代十大名曲历史故事
丈夫(老公)的别称雅称
妻子(老婆)的别称雅称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