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汉语中常用的兼词

古代汉语常见常用兼词  

    什么是兼词?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杨伯峻先生。杨伯峻在《文言文法》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简单来说兼词就是指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曷”“叵”“旃”。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1.“诸”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在句中时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在句末时相当于“之乎”(“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例:  

①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 •汤问》)  

②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④子闻诸?(《左传 • 昭公八年》)(闻诸:闻之乎,听说过这件事吗?)  

2.“焉”根据语气的不同,可理解为“于何”(在哪里)或“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例:  

①且焉置土石?(《列子• 汤问》)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且焉止息:暂且在此停息)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④青麻头伏焉。(《促织》)  

3.“盍”相当于“何不”。  

例:  

①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免其父:免了他父亲的罪)  

4.“曷”通“盍”。  

例:  

①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诗经 •唐风 •有杖之杜》)(中心:心里)  

②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 •汤誓》)  

5.“叵”是“不可”的合音。  

例:  

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新唐书 •尹惮传》  

有成语“居心叵测”。  

6.旃读“zhān\',这个兼词比较少用,是“之焉”的合音,“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例:  

①愿勉旃,毋多谈。(杨恽《报会宗书》)  

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采苓》)  

兼词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所体现,如下面这个句子:  

他们表示要诉诸于法律,通过法律讨回公道。  

我们如果知道“诸”是兼词,就很容易判断出这是赘余的问题,应去掉“于”。
  
  
相关资料

赉和赍的区别
漂浮与飘浮的区别
诗经叠词大全
形容很小的字、词语
常用偏旁部首名称及意义表
汲取和吸取的区别
诗经中的农具的汉字
“中国成语大会”里的成语大全
“仔”和“崽”的区别
爆料和曝料的区别
25个经常写错的词语
值勤和执勤的区别
“汇聚”和“会聚”的区别
小学一年级语文好词好句整理
类别和类型的区别
鹊与雀有何区别
乐陶陶和乐淘淘哪个正确?
淬炼还是粹炼?
笃行与践行的区别
度过和渡过的区别
季军和殿军的区别
一个字到四个字的叠字大全
卡塔尔的正确读音
汨和汩的区别
相传与留传的区别
古人名字的别称有哪些
文言文中与粮食有关的汉字和词语
拥入和涌入的区别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到底是“斯”还是“是”?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词语:第一期、第二期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