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2015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中新网12月15日电今日,《咬文嚼字》杂志在官方微博中公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上榜。
《咬文嚼字》杂志还给出了流行语的具体解释。原文如下:
获得感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

互联网+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经济领域各生产要素“相加”,即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重构、再造新的发展业态。符号“+”既表示加入、融入,更表示升级换代、创新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颜值
“颜”义为面容、容貌,“值”义为数值。“颜值”本表示男女颜容英俊或靓丽的程度,是用数字评价人物的容貌。如同其他数值一样,“颜值”也有衡量标准,可以测量和比较,所以有“颜值高”“颜值爆表”“颜值暴跌”的说法。后来“值”的数值意义淡化,在词义上“颜值”就相当于“颜”,只表示面容和姿色。2015年,其指称范围进一步扩大,由人及物,物品的外表或外观也可用“颜值”表示。
宝宝
“宝宝”语出网络潮语“吓死宝宝了”。“宝宝”指“我”,“吓死宝宝了”就是“吓死我了”。女生受到惊吓时常用此语来卖萌。后来“宝宝”独立单用,只要说话氛围协调,几乎在任何语境中,女生都可用“宝宝”或“本宝宝”来称呼自己,如“乐死宝宝了”“笑死宝宝了”“本宝宝这厢有礼了”“本宝宝拜托了”等等。现在,“宝宝”还可用以指称对方,以表达对对方(不论男女)的亲昵态度。购物网上过去常用“亲”来缩短与客户的心理距离,现在“宝宝”也争得一席之地,且大有抗衡之势。
创客
“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给“创业”“创新”以具体支持。“创客”于是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脑洞大开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脑补”源自日本动漫,本指观剧者在大脑里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或添加原剧中没有的情节或内容。后来词义扩大,对小说及其他艺术作品甚至现实生活中的情节、情景进行幻想、想象,也称“脑补”。“脑洞”则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即进行“脑补”的场所。“洞穴”越大,想象越丰富。“脑洞大开”义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015年2月,网络剧《脑洞大开》播出,“脑洞大开”于是频频亮相于媒体。
任性
“任性”本是一个传统词语,意思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常用作贬义,如“任性妄为”。江西曾有一位老伯在网上买保健品被骗,接二连三地给骗子寄钱,发觉受骗后,不但不报警,反而继续寄,总共被骗数十万元。老伯最后还语出惊人:“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能骗我多少钱!”有网友调侃:“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此语迅速传播开来,以致引爆网络,还衍生出各种变体,如“有权就是那么任性”“有房就是那么任性”“有车就是那么任性”。随着高频率运用,“任性”词汇色彩逐渐变化,也可用来表示“天真率性”“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等义。
剁手党
“剁手党”,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以女性居多。也称“剁手族”“剁手帮”等。她们穿梭于各大购物网站间,搜寻、比价、秒拍、下单,乐此不疲。往往看似精打细算,实则买回了大量没用的东西,造成时间、精力、金钱的浪费。冷静之后,常常追悔莫及,甚至下了再不理性购物就剁手的狠心,但过不了多久又故态重萌。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九指神丐洪七公,有一次因贪吃误了大事,一发狠剁掉了自己的手指头,但一遇美食仍然把持不住。“剁手”或源于此。
网红
“网红”即“网络红人”,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网红”走红的原因很复杂,或因出众的才貌,或因搞怪的行为,或因意外事件,或因网络推手的运作,等等。“网红”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身上投射出的特质,迎合了网络世界的“审美”或“审丑”心理,从而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理性或非理性关注。“网红”在2015年热度飙升,和媒体纷纷爆出明星大腕与“网红”女友的恋情有关。郭富城的新女友便是最近的一例。
主要看气质
“主要看气质”,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内在气质才是决定因素。此语在2015年末突然蹿红,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起因是台湾女歌手王心凌为了配合新专辑的发行,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吃汉堡的宣传照。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其中有人说品位不高,甚至说没文化。一位网友却认为,虽然是一张奇葩照片,但颇有内涵,于是留言:“主要看气质。”这则留言立马获得广大网友点赞,被大量转发,火速引爆网络媒体。有人说,在过分追求“颜值”的时代,“主要看气质”的流行有“正能量”意义。

  
  
相关资料

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
汉语盘点2022年国内字、国内词
2022年十大流行语
有关疫情的新词语大全
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
2021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汉语盘点2021”年度字词揭晓
2021年国民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2020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2020年度十大热词
2019年中国十大新词语
《人民日报》公布易错词语(180个)
《人民日报》公布易错成语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版)
2019年度十大中文搜索流行语
2019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2019年十大流行语
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
2018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版)
2018年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发布2017年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公布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
2017年“十大热词与年度汉字”(互动百科版)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