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咬文嚼字》公布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 电视中的人名误读:老舍的“舍”误读为shè。央视2017年2 月开播的《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昕和董卿强调老舍的“舍”应该读作shè,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这是缺乏依据的,正确的读法是shě。“舍”有shě和shè两个读音。读shě,义为舍弃;读shè,义为房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舍予是舍我、无我的意思,“舍”即舍弃,应读第三声。老舍的“舍”和舍予的“舍”同音。根据亲友回忆,老舍生前自己也读shě。如果读shè,“老舍”便成了老房子,显然不是这个笔名的寓意。


二、“双十一”宣传中的用字错误:“蘋”误作“萍”。今年“双十一”马云倾力打造了一部宣传影片,其主题曲《风清扬》将“青蘋之末”的“蘋”误成了“萍”。“青蘋之末”出自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青蘋,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茎横卧在浅


水的泥中,叶柄伸出水面,只要水面有风,青蘋就像测风仪一样轻轻摇动。“青蘋之末”即青蘋的叶尖。后世以“青蘋之末”比喻事物处于萌芽状态。“萍”指水生植物浮萍,其叶片贴在水面上,不会随风而起。“风起于青萍之末”是不合常理的。


三、 热播电视剧中的读音错误:“参商”的“参”误读为cān。2017 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句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剧中人将“参”读成了cān,正确的读法是shēn。“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自杜甫诗《赠卫八处士》,“参”“商”指的是参星和商星,均是二十八宿之一。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二星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人们常用“参商”比喻亲友分离后不得再见。“参”读cān 时有加入、参加、参考等义,与上述台词无关。


四、“虐童”事件报道中的用词错误:“非营利”误为“非盈利”。2017 年11 月,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引爆媒体,社会为之震惊。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到有关涉事单位时称之为“非盈利组织”,正确表述应是“非营利组织”。“营利”即谋求利润。“营利组织”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机构;而“非营利组织”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机构,通常指学校、医院、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等等。“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区别在于其经营目的是否是获取利润。“盈利”指扣除成本后的利润,“非盈利”即不产生利润,显然不符合“非营利组织”的属性。


五、 灾害报道中的概念混淆:“飓风”误为“台风”。2017 年8月哈维飓风登陆美国,给当地带来了巨大自然灾害。不少媒体在报道此事件时把“哈维”误称为“台风”。何为“飓风”何为“台风”,气象学上是按地理位置进行区别的: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称“飓风”;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称“台风”。被命名为“哈维”的热带气旋产生于大西洋,显然是飓风而不是台风。


六、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法律词语误用:“起诉状”误为“起诉书”。曾闹得沸沸扬扬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因法院公布了新的相关调查结果,2017 年再次引起热议。有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把王宝强当时递交法院起诉离婚的“起诉状”误成了“起诉书”。“起诉状”是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了向人民法院起诉而递交的法律文书。“起诉书”则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法律文书,又称“公诉书”。“起诉状”和“起诉书”的发起人有别,属两种不同的法律文书。


七、 影视演职员表中的词语误用:“领衔主演”。影视剧演职员表中,多有“领衔主演”一项,一般都是多人并列。这是不合“领衔”一词的本义的。所谓“领衔”,是指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中,排名在第一位的人。后来也指在艺术表演者的名单中,排名在第一位的演员。不管用于什么场合,“领衔”只能是一个人,不能是一群人。


八、 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社会礼貌用语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幅:“开业在即,敬请期待。”电视剧即将播出,电视台也会推出预告:“开播在即,敬请期待。”谦恭的“敬请”和自负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组合。所谓“期待”,是充满期望的等待,这是一种主观感情的显示;强行要别人“期待”,至少是有背于传统礼仪的。正确的用法是“敬请赐候”。


九、 社会管理报道中用词错误:“城乡接合部”误为“城乡结合部”。“接合”是连接在一起的意思;“结合”则是人和事物间发生了密切联系,凝结为一个整体。“城乡接合部”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区域在区划管理上往往比较复杂,通常兼具了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性质。鉴于“城”和“乡”只是地理上的邻接关系,不是组织上的结合关系,是不宜写成“城乡结合部”的。


十、商业广告中的用词错误:“一诺千金”误为“一言九鼎”。装潢公司在电视上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拖一天罚一千元;又在报纸上连续刊登巨幅广告,主题词是“一言九鼎十九天”。类似差错也见于其他商业宣传,如“当天发货,一言九鼎”。这些“一言九鼎”都应改作“一诺千金”。“一诺千金”典出《史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用“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九鼎”相传为夏禹铸造的九个鼎,后成为夏商周三代的传国宝物;“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重、威力大。商家用“一诺千金”意在表示信守承诺,用“一言九鼎”则成了自我吹嘘。

  
  
相关资料

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
汉语盘点2022年国内字、国内词
2022年十大流行语
有关疫情的新词语大全
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
2021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汉语盘点2021”年度字词揭晓
2021年国民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2020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2020年度十大热词
2019年中国十大新词语
《人民日报》公布易错词语(180个)
《人民日报》公布易错成语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版)
2019年度十大中文搜索流行语
2019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2019年十大流行语
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
2018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版)
2018年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发布2017年十大流行语
2017年“十大热词与年度汉字”(互动百科版)
最容易写错的词语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