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的由来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在民国以前,农历正月初一(新春)为“元旦”,又称“元日”或“三元”。其中,北宋王安石的《元日》就是流传较广的春节诗句。“年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甲骨文中的“年”字,上部为“禾”,下部为“人”,即“禾谷成熟,人在负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秊(即“年”,小篆字形,从禾,千声),谷孰(熟)也。”因此,年的本义是“收成”。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以及对天体星辰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循环往复的概念,随着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的播种、成熟和收获,“年”也便有了一个完整时间周期的含义。
注意,《说文解字》注曰:年,谷(古文作“穀”)孰也。《尔雅》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者、取禾一孰也。从禾千声,奴颠切,古音在十二部。《春秋传》曰:大有年,宣十六年经文。《谷梁传》曰:五谷皆孰为有年,五谷皆大孰为大有年。
目前,最早的年节因文献不足尚难定论,但西周初年已有了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这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到了汉武帝时,为了让历法定型不致错乱,创立并实行了“太初历”,以夏代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清末。
注意,不同时代,对“年节”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改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等;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等;唐宋以来,则称为元旦、新元等。民国初年,以公历作为时间体系,把所有的传统节日移至公历时间,故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原元旦更名为“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通常泛指从腊月(即十二月)初八的腊祭(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中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灶祭(祭祀灶王爷)至三十(除夕)的守岁及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为最高潮。
注意,春节多以汉族地区的节庆活动为主,但众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也大体相同,但又各具特色。此外,同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也有此俗。但古人的初衷是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祈求未来的风调雨顺,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感念祖先的恩德,他们驱邪攘灾、纳福祈年。
附录
“年兽”传说
相传,有一头长触角,叫做“年”的凶兽,它常年居于海底,每到十二月三十就上岸残害生灵。当时的人们斗不过“年”,只能逃往深山躲避。有一次,突然来了一位乞讨老人,说他有办法帮助村民把年兽赶走……
到了半夜,“年”兽闯进村庄后,它看见村东一处人家灯火通明,门口贴着大红纸,院子里又有“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与此同时,身着红袍的老人打开院门。年兽一见,大惊失色地逃走了。从此,人们都知道了对付“年”兽的方法。每到十二月三十,家家户户燃放鞭炮,贴红纸,守更待岁。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