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汉字形体演变、部首、用字现象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1.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 

(殷、商) (西周、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2.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二、利用楷书形旁推求字的本义范畴 

1.部首 

(1)把有相同意符的字放在一起,成为一部,其共有的偏旁排在该部之首,叫部首。如:札、李、椅、核、树等,其部首是“木”。 

(2)以义定部与以形定部 

①《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以义类来确定部首,叫以义定部。如,甥、舅均为“男”部,施、旗“※”部。 

②《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为方便检字,不再考虑字的意义,纯粹从字形出发确定部首,叫以形定部。如,施、旗均为方部;到(从至,刀声)刀部。 

2.分析古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1)根据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可以把字(词)义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字形与词义之间有直接联系的是本义,由本义引申出的意义叫引申义,字形与词义之间没有联系的叫假借义。 

如:戎:本义指兵器,引申为士兵、军队、战争、征伐,假借义指你(们)。 

(2)造字法四书在探求字的本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的表意性由强到弱递减。象形字、指事字直接表意,会意字间接表意,形声字要把意符、声符、口语读音联系起来才表意。 

3.掌握以下意符所表示的义类: 

亻儿:人 冫(仌):冰、寒冷 刂(刀):刀、切割 

力:力量、用力   匚:盛物的器皿   口:嘴、口 

囗:围墙、包围   土:土、土地      女:妇女 

子:子女      宀:宫室、房屋   山:山岳 

巾:布帛 广(yǎn):宫室      弓:弓箭 

彡:修饰      彳:行走 忄(心):心情、心理活动 

扌(手):手、手的动作 斤:斧子   日:太阳、季节、时辰 

月:月亮      木:树木、木材   欠:张口、出气 

殳:打击      毛:毛发 氵(水):水 

灬(火):火 牛:牛、牲畜 犭(犬):狗、野兽 

王(玉):玉石      瓦:陶器      田:田地 

疒:疾病      皿:盆类器皿      目:眼睛、看 

石:石头 礻(示):鬼神祭祀      禾:禾类植物 

穴:洞穴      立:战立 q(竹):竹子 

糹(糸):丝麻绳索     缶:陶器   罒(网):罗网 

羽:羽毛、翅膀   耂:老人      耒:农事、农具 

耳:耳朵、听      月(肉);肉、肉体     舟:舟船 

艹(艸):植物、草木     虫:蛇      行:道路 

衣:衣服      见:看      角:兽角 

讠(言):言语      豕:猪      贝:钱财 

走:行走、奔跑   足:脚、行走      车:车辆 

辶(辵):行走      阝 右 (邑):城邑     酉:酒、酒坛 

门:门户 阝 左 (阜):山陵、台阶     隹:鸟类 

雨:雨类      革:皮革 页(xié):人头 

飠饣(食):食物   马:马      骨:骨骼 

髟:毛发      鬲:釜锅      鬼:鬼魂 

鱼:鱼类      鸟:鸟类   

4.注意以下问题 

(1)古文字隶变楷化后,原来的象形字不象形了。如: 

题:从页,是声。本意指人头。 

杂:雜,从衣,集声。五彩相会也。 

(2)现代字典辞书上的所谓部首,指的是检字法部首,要仔细分辨才能确定其形旁及本义。 

三、 汉字用字现象 

古今字:同一个词,先后所用的不同的字,时代在先的叫古字,时代在后的叫今字。古字一字多义,今字表其中某义。 

异体字:意义、读音相同,完全可通用。音、义完全同,形不同 

繁简字:繁体字与简全字合称。多数繁简字属于异体字,只是其中一体较为简化。 

假借字:借用一音同或音近的字表示某一意义不同的词。本无其字           本义消失,形义间无联系 

通假字:本有其字。仅音相同,假借字有另义。 

合音字:两个字合为一个音节。如:狮、飙、虎 

一字字音析为两个音节:例:狻猊、扶摇、於菟 

避讳字:因避君尊长之讳而改易的字。

(一)古今字 

1.从词的角度看,同一个词,先后用不同的字表示,这两个字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先有的叫古字,后造的叫今字,也叫后起字、区别字。 

从字的角度看,一个字形原来表示多个义项,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就另造一字分担这个字的某一义项,这两个字在这个义项上是古今字的关系。 

2.古今字不是异体字。因为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某一个义项,不能完全替代所有义项。如,“说”——“悦”,“悦”不能表示“说话”的义项,仅表示“说”所表示的“高兴、喜悦”之意。 

3.一般说来,今字出现后,古字仍然存在,只是表示的义项减少了。 

4.今字产生的方式 

 (1)以古字作声符,另增形符。如:文——纹;  景——影 

 (2)改换古字形符:如:赴——讣;  没——殁 

 (3)完全改换,形体上看不出联系。如:身——娠;  亦——腋 

5.古字的多个义项可以通过另造新字的方法来分工,也可以通过改变字音来分工,于是就有了多音字。如: 

衣:名词,衣服,读 yī ;动词,穿,读yì. 

食:名词,食物,读shí;动词,吃,读sì。 

词由单音节逐步向多音节过渡,也是出于区别其意义的需要。如:危,有“高、危、难“几个义项,后来,后面两个引申义分别演变成了危险、危难,(均是同义连文),使其意义更加明确。 

(二)异体字 

1.为何有异体字 

文字不是一人在一时、一地造出来的。由于造字的人不同,造字的方法、造字的材料、构字部件的相对位置不同,就有了异体字。 

(1)造字法不同造成的异体字,如: 

淚(形声)—泪(会意) 

岳(会意)—嶽(形声) 

考(形声)—老(会意) 

(2)造字材料的不同,选用了不同的声符、意符。如: 

輝—暉—煇   暖—煖   雞—鷄 

歌—謌    裤—绔—絝 

(3)构字部件的相对位置不同,如: 

峰—峯      略—畧      案—桉       鞍—鞌 

所谓异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定时间性的。如:喻、谕,都是让人知晓、懂得的意思,从字形上看,它们原来应该是异体字。但后来“谕”专指上对下的诏谕,“喻”专指譬喻,就不再是异体字了。 

考、老,原来均指老年人,是一对异体字。后来,“考”指考试、考察,“老”指年纪大,就不再是异体字了。 

(三)繁简字 

1.有的词有笔画繁简不一的两个字形,这两个字就是繁简字。繁简字从字形不同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对异体字。 

2.繁简字现象历来就有,正是繁简的矛盾促进了字形的演变。 

3.简化字的来源 

(1)历代的简体字或俗字:如“乱、体、对” 

(2)新造的简化字:如“鸡、队、邓、进” 

(3)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如: 

云(说),雲(云彩)——云 

后(君主、皇后),後(前后、后代)——后 

谷(山谷),穀(五谷)——谷 

(4)利用草书楷化的办法:如“书、为、伟、乐” 

4.注意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1)绝大多数繁简字是一对一的关系 

遷—迁     處—处     體—体    舉—举 

(2)一对多的 

里(长度单位、乡里),裏(里外)——里 

余(我),餘(剩余)——余 

複(夹衣、繁杂),復(往而复来))——复 

發(出发),髪(头发)——发 

干(干戈),幹(才干),榦(树干),乾(干湿)——干 

升(容量单位,量器),昇(升起),陞(提升)——升 

遇到一对多的情况,要认真辨析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从而确定其原字。 

(四)假借字 

1.借用已有的文字来表示语言中音同或音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所使用的字叫假借字。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些词,本来就没有给它造字,一开始就是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叫本无其字的假借。现代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这种情况。其字形与基本义之间无联系,书上一般也不指明,但容易识别。 

一般地,表意比较抽象的方位名词、代词、形容词、助词、连词都是假借而来的。如: 

舊:本义指一种鸟,借表新旧之旧。 

之:本义是动词,往,借表第三人称代词。 

汝:本义是河名,借表第二人称代词。 

(2)本有其字的假借 

写作时,本来该用某字,却用了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叫本有其字的假借,这是用字的假借,一般也叫通假。这种假借中本该用的字叫本字,被借用的字叫通假字。读的时候,读本字的音。 

这类假借类似于今天的写别字,但性质上又完全不同。别字是不被认可的误用字,属于个人行为。而通假字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有一定的社会性,在一定的时期大家都可以这样用。 

2.所谓音同、音近是从古音的角度讲的,不能以现代读音为标准。判断是否是通假现象,应当有文献资料作证明,不能凭主观臆断。 

3.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关系 

古今字是历时关系,即是先后出现的一组字。通假字是共时关系,即是同时存在的一组字。今字产生后,与古字共时存在,此时,如果二字仍混用不分工,就是通假字的关系了。 

(五)合音字 

两字字音合为一个音节或一字析为两个音节,叫合音字。反映在用字上,就是一个字可以析为两个字,两个字也可以合为一个字。 

1.两字合为一字的 

(1)投诸(之于)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之乎)?”(《论语•述而》) 

(3)大耳儿(刘备)最叵(不可)信。(《后汉书•吕布传》) 

(4)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zhān之焉)。(《左传》) 

(5)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nuó奈何)。(《左传》)) 

2.一字析为两字 

(1)狻猊(suān ní 狮),日走五百里。(《穆天子传》) 

(2)抟扶摇(飙biāo)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 

(3)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dù lóu头)。(《搜神记•李寄斩蛇》) 

(4)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wēn huò污)乎?《史记•屈原列传》 

(5)君看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wū tú虎) 

(六)避讳字 

1.因避君王、尊长之讳而改易的字叫避讳字。 

2.避讳的主要方式是(1)口头上说的时候要改变字音;(2)书写的时候要改变字形。 

3.书写时避讳改字的方式有: 

(1)换用近义字:如: 

正月——端月(《史记•秦楚之际月表》)避秦始皇嬴政之讳,口语中“正月”也读为zhēnɡ yuè。 

邦——国“万国为治。”(《史记•夏本纪》)避刘邦之讳。 

民——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 

治——理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避高宗李治之讳。 

(2)避名称字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对刘邦及其父亲都没有称名。 

(3)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 

虎——武,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唐代苏州“虎丘”改称“武丘”。 

(4)书写时有意缺笔:将实在无法替换的字少写一笔,表示避讳。

  
  
相关资料

100个姓氏的100个专属诗句
繁体字大全对照表
谐音梗大全
常见入声字表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测算简表
生活雅语大全
汉字顺口溜大全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二(1000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一(2500字)
加一笔变新字大全
健康饮食的顺口溜
中国十大名花
历代汉字间架结构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中国古语大全
《饮食三十二反歌》全文阅读
平水韵表(完整版)
《教儿经》全文阅读
中华礼仪用语大全
《医学三字经》全文阅读
《佛教三字经》全文阅读
《道教三字经》全文阅读
常用中药药性歌诀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
结婚年限的称呼
各国币种符号大全
中国别称大全
中国古代识人术
中国军衔等级图片及简介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