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拼音 zhù , 笔划 14
部首 五笔 tftj

演变 | 解字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古文〕【廣韻】遲倨切【集韻】【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宁。匙箸,飯具。【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史記註】箸卽筯也。  
又與櫡同。【史記·絳侯世家】景帝召條侯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註】櫡,《漢書》作箸,食所用也。【嶺表錄】南海岸邊沙中生沙箸,一名越王竹,相傳越王棄餘算而生,若細荻,高尺餘,春吐苗,箕心茗骨,靑而且勁。南海人愛其色,以爲酒籌。凡欲採者,須輕步向前拔之,聞行聲,遽縮入沙中不可得。  
又【集韻】陟略切【正韻】直略切,音著。被服也。一曰附也,黏也。【戰國策】智伯曰:兵箸晉陽三年矣。【註】箸,言附其城。  
又【廣韻】【集韻】同著。【列子·仲尼篇】形物其箸。【註】形物,猶事理也。事理自明,非我之功也。  
又與宁同,門屛閒也。【周語】大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

分类:【未集上】【竹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zhù
筷子。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古同“著”,明显。

笔画数:14;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2132511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