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拼音 , 笔划 14
部首 五笔

演变 | 解字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韻會】【正韻】古華切,音瓜。【說文】蝸蠃也。【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註】卽蝸牛也。【疏】按《本草》陶註云:生山中及人家,頭形似蛣蝓,但背負殻爾。【古今注】蝸牛,陵螺也。殻如小螺,熱則自懸葉下。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殻,故曰蝸舍,蝸殻宛轉有文章。【莊子·則陽篇】有國于蝸牛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牛之右角者曰蠻氏。【郭璞·江賦】鸚螺蝸。  
又【韻會】公蛙切,音騧。與媧通。【禮·明堂位】女蝸之笙簧。  
又古禾切,音戈。《莊子》郭象註讀戈。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分类:【申集中】【虫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见“蜗”。

笔画数:14;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25525251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