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拼音 , 笔划 18
部首 五笔

演变 | 解字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古文〕【集韻】匪父切【正韻】斐古切,音甫。【說文】黍稷圜器也。【廣韻】簠簋,祭器。【詩·秦風】《釋文》外方內圓曰簠,用貯稻粱,容一斗二升。【論語註】周曰簠簋,宗廟盛黍稷之器。【儀禮·聘禮】兩簠繼之粱在北。  
又【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正韻】芳無切,音膚。義同。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義同。  
又【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義同。
考證:〔【詩·秦風傳】外方內圓曰簠。〕 謹按所引係釋文語,謹將傳改爲釋文。

分类:【未集上】【竹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笔画数:18;
部首:皿;
笔顺编号:314314125112425221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