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笔画检索 | 起名

病入膏肓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例子: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人命危浅、行将就木
反义词: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相关成语
病民害国
病入骨隨
多愁多病
疾病相扶
酒病花愁
旧病复发
悯时病俗
七病八痛
蚌病成珠
病病歪歪
病从口入
病骨支离
病急乱投医
病民蛊国
病魔缠身
病入骨髓
膏肓之疾
久病成医
贫病交迫
贫病交加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泉石膏肓
祛病延年
手到病除
丧心病狂
十病九痛
生老病死
身心交病
霜露之病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无病自炙
  
  

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