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斌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3 题。(11 分)
《石坞山房图》记
(清)汤斌
①吴郡山水之佳,为东南最,而尧峰名特著者,则以汪钝翁先生结庐故也①。钝翁文章行谊高天下,尝辞官读书其中,四方贤士大夫过吴者,莫不愿得一言以自壮。而钝翁尝杜门谢客,有不得识其面者,则徘徊涧石松桂之间,望烟云杳霭,怅然不能去也。以此钝翁名益重,□亦有病其过峻者矣。
②王子咸中,旧家吴市,有亭台池馆之胜,一旦携家卜邻,构数椽于尧峰之麓,曰石坞山房。日与钝翁扫叶烹茗,啸歌晏息,钝翁亦乐其恬旷,数赋诗以赠之,称相得也。钝翁应召入都,咸中复从之,舍舟登陆,千里黄尘,追随不少倦,盖其有得于钝翁者深矣。余尝过吴门,晤钝翁于城西草堂,读其所为尧峰山庄诸诗,慨然欲往游,未果。至京师,始与咸中相见,叩其所学,大约以钝翁为宗。间出其《山房图》请记。余既心仪其为人, 而又自悔不获身至尧峰,以观其所谓文石、乳泉者,犹嘉得于图中,想见其滕门萝径、芒鞋竹杖,相过从吟咏时也,乃抚卷叹息者久之。
③昔王摩诘辋川别业,山水踞终南之胜,时有裴迪以诗文相属和,至今览其图画,所谓斤竹岭、华子冈,仿佛犹想见其处。摩诘在开元、天宝间,立身不无可议②,徒以文词之工,犹为后人所艳慕如此;钝翁品行之高洁,学术之正大,有非摩诘所敢望者。咸中志趋卓然,其所进未可量,或亦非仅仅裴迪比,后人见之而向慕当何如也?故为之记。
[注]①汪钝翁:名琬,清初名吏,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②立身不无可议:指王维在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伪职。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且 B.然 C.乃 D.盖
21.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郡尧峰因汪琬结庐而著名。
B.王咸中追随汪琬而受其影响。
C.作者尝过吴门观《山房图》。
D.作者认为王咸中进步不可量。
22.第③段画线句意指汪琬将来会比王维更令人艳慕,请简要写出其推导过程。(3分)
23.汤斌为王咸中作记,却用了很多笔墨写汪琬,是否离题呢?请作分析。(4分)
答案:
(五)
20.(1分)B
21.(3分)C
22.(3分)参考答案:王维品行不高(立身有可议),仅以文词工就为后人艳慕,汪琬品行高且学术正,所以将更令人艳慕。
【评分标准】
(1)王维的品行不高/立身有可议(在品行上有瑕疵),仅以文词工就为后人艳慕;(1分)(两点需要同时答到,只答一点不给分。)
(2)汪琬品行高且学术正(才德兼备);(1分)
(3)所以,汪琬比王维更为后人艳慕。(1分)
23.(4分)参考答案:不离题。汪琬是名吏、散文大家;王咸中先和汪琬于尧峰为邻,后又追随汪琬入京,两人相交密切,咸中所得甚多;写汪琬就是借他来抬高王咸中。
【评分标准】
(1)不离题(仅表态不得分,只分析而无明显表态,根据其表述决定是否扣分。)
(2)汪琬是名吏,散文大家(汪琬才德高,名望大)(1分)
(3)王咸中先和汪琬于尧峰为邻,后又追随汪琬入京,两人交往密切,(1分)咸中所得甚多(1分)(交往深1分,收获多1分 )
(4)写汪琬就是借他来抬高王咸中(1分)的社会身份地位、名气、声望(用汪琬侧面衬托王咸中的才—“叩其所学,大约以钝翁为宗”、德—“钝翁亦乐其恬旷” 、志—“咸中志趣卓然”1分)(考生答到文章写汪琬是为了突出、抬高衬托王咸中即可得 1分,或者能写出用汪琬侧面衬托王咸中的才、德、志也可得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