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史记·屈原列传》《读通鉴论·忠佞不并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夫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二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材料二:
忠佞不并立。立人之廷者,说不必忧,讥不可避,而必为国除蟊贼以安社稷,斯国之卫也。虽然,食其禄不避其难,居其职不委其责,去而隐,屏而在外,则亦终远小人而不与为缘尔,非取于必胜以自快也。所恶于佞者,恶其病国而已不可浼也,非与为仇雠而必欲得位以与胜也。汲黯之恶张汤,允矣。君任之以讽议,则攻击之无余,以报君之知。既无言责,而出守外郡,则抑效忠于淮阳而臣道以尽。复固请为中郎,补过拾遗,以冀与汤争荣辱,何为者邪?引国家之公是公非为一己之私恨,干求持权,以几必胜。或曰:屈原放而不忘萧艾之怨,非乎?曰:屈原,楚之宗臣也,张仪、靳尚之用,楚国危亡之界也,而黯岂其伦哉?婞婞然属李息以攻排而必快其志气矜焉耳非君子之道也。
(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减)
【注】①萧艾之怨:指对品质恶劣的人的怨恨。出自《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萧艾,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婞婞然A属李息B以攻排C而必快D其志E气矜焉耳F非君子之G道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表示顺承,与《过秦论》“赢粮而景从”的“而”用法不同。
B.治,治理得好,与《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意思不同。
C.安,使……安定,使动用法,与《种树郭橐驼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的“安”用法相同。
D.荣辱,荣与辱,此处偏指“荣”,与《兰亭集序》“静躁不同”的“静躁”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迁认为,楚怀王一度重用屈原,却对他始信终弃,听到上官大夫对屈原的谗言,先是疏远,最终放逐了他。
B.司马迁认为,楚怀王被张仪、郑袖等迷惑欺骗,以致国家受损,自己也客死秦国,为人耻笑,是他不辨忠奸的结果。
C.王夫之认为,忠臣和奸臣势不两立,忠臣应该不忧谗避讥,要替国家铲除奸贼,保卫国家,做国家的忠实卫士。
D.王夫之认为,汲黯憎恶张汤与其斗争是可以的;但不该离职后仍想方设法操控权力,打压张汤,逞强争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4分)
(2)君任之以讽议,则攻击之无余,以报君之知。(4分)
14.王夫之认为“黯岂其伦哉”,意思是说汲黯不能与屈原相提并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原因。(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CEF
11.(3分)D(“静躁”,意思是“静与动”,不是偏义复词)
12.(3分)A(“最终怒而逐之”错误,从文中看,最终怒而放逐了屈原的是楚顷襄王)
13.(8分)
(1)(4分)屈原思念君王、振兴国家而想要使楚国回归富强局面的意愿,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出来。
(“存君兴国”“反覆”“三致志”,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皇帝委任他负责劝谏议论,(他)就不遗余力地攻击奸佞,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任”“无余”“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3分)
(1)身份、职责不同:屈原是楚国宗室重臣,汲黯只是讽议大臣。
(2)面对的形势不同:屈原面对的是关乎国家危亡的大事,而汲黯则不是。
(3)动机不同:屈原对张仪、靳尚的怨恨在于存君兴国,而汲黯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斗气逞强。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二:
忠臣与奸佞之臣势不两立。在君主的朝廷上做臣子的人,不必忧虑别人说坏话,不能躲避别人的讥讽议论,一定要为国家铲除奸贼来使社稷安定,这才是国家的忠实卫士。虽然这样,吃国家的俸禄却不逃避灾祸,居于职位而不推诿相应的责任,被罢去后归隐,被贬斥后安心在外,也终究是远离小人而不与他们沾边罢了,而不是一定要取胜他们来使自己的内心感到快慰。人们憎恶奸佞之臣,是憎恶他们危害国家,而自己不容被玷污,并非是要与他们结下深仇大恨,而务必要争得职位以便与他们争胜。汲黯憎恶张汤,是得当的。皇帝委任他负责劝谏议论,(他)就不遗余力地攻击奸佞,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等到没有了进谏弹劾的责任,外任郡守后,就应该在淮阳尽职效忠朝廷,而作为大臣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可是汲黯)又坚决请求担任中郎,(为朝廷)补过拾遗,以期望与张汤争荣耀,为什么呢?他把国家的公是公非引为个人的私恨,极力设法把持权力,以求必胜。有人说:屈原被流放却没有忘记对君主重用小人的怨恨,不对吗?回答说:屈原是楚国的宗室贵胄,张仪、靳尚被楚王重用,是在楚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汲黯难道是屈原一类的人吗?他忿恨不平地嘱托李息来攻击排挤张汤,必定要满足自己的心志,这是自夸傲气罢了,而不是君子之道。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屈原列传》《读通鉴论·忠佞不并立》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氏荣乡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枚《随园诗话》阅读练习及答案
《夜泉》《谢安赴宴》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循表夜涉》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儒学案·高攀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举难》《贞观政要·择官第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权书·项籍》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促织》《鸮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维桢《求才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李斯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禧《重建平山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富国篇第十》《六韬·文韬·国务》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取楚汉中》《商君书·慎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容斋随笔·古人重国体》《读通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乐论》《史记·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潮州韩文公庙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游信州玉山小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蔡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真德秀《上皇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云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夫之《宋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夫之《读通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夫之《读通鉴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夫之《桑维翰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