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吕氏春秋·顺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①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转也。
文王处歧事纣,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去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去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②,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③,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④,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腰领不属,首足异处,四肢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擒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鸮子⑤曰:“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选自《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
注释:①枥:捆束。②靡曼:美妙的声色。③履肝肺:指舍命。④偾(fèn):死。
⑤鸮子:即范蠡,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年不收                           收:征收
B.民乃甚说                           说:通“悦”
C.颜色愁悴不赡者              赡:丰足,充裕
D.残吴二年而霸                 残:毁灭
2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无以一人之不敏             B.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此孤之大愿也
C.以身为牺牲                  D.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愿为民请去炮烙之刑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
2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转也。
那么商汤是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了。
B.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面痛苦,想要通过灭掉吴国来得到民心。
C.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吃自己亲自耕种而成的食物,穿妻子亲自织布而成的衣物。
D.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所以凡是行事,必须要先考察民心,然后才可以去做。
2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汤因为天旱而祈雨,以自身为祭品,于是天降大雨,他也赢得了民心。
B.周文王从政遵守时间,上贡适宜,祭祀恭敬,因而获得“西伯”的称号。
C.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立志复仇,并认为成功的关键是得民心。
D.勾践励精图治,赢得臣民的支持之后,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灭掉吴国。
26.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2)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答案:

22. A. 收:丰收
23. 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C项;动词,作为/介词,替,给;D项:介词,表比较/介词,在
24. B. 应该是“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
25. D 根据原文“若此而不可得也”,勾践并不“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灭掉吴国”。
26.(1)我一人有罪过,不要殃及万民;万民有罪的话,罪责都在于我一个人。
(2)对内亲近群臣,对下供养百姓。从而使民心归服。

 

译文:
先王们首先顺应民心,所以功名成就。凭恩德赢得民心而建立大功名的,从前的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人。
过去,商汤战胜夏而开始治理天下。天大旱,连续五年不能收获,商汤就用自己的身子在桑林祈祷,说:“我一人有罪过,不要殃及万民;万民有罪的话,都在于我一个人。不要因为一个人的无能而让上帝、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于是剪掉自己的头发,拶上自己的手指,以身体作为祭品,用来向上帝祈求福祉。人民于是非常高兴,雨水于是大量地降落。那么商汤是通达鬼神的变化、人事的转变了。
文王居住在岐山,接受纣的统治,早晚朝见一定遵守时间。上贡一定适宜,祭祀一定恭敬。纣高兴了,命令文王作西伯,赐给他千里的土地。文王再拜稽首推辞道:“我情愿为百姓请求解除‘炮烙’的刑罚。”文王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而是因为为人民请求解除“炮烙”的刑罚,一定会得到民心啊。赢得民心,胜于得到千里土地。所以说文王明智啊。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对内亲近群臣,对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进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亲自种来吃,妻子亲自织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色彩禁止使用两种以上。时常外出,跟着车子,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当中染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亲自喂他们。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说:“如果吴越两国彼此一同破灭,士大夫踩着肝肺同一天死去,我和吴王接颈交臂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做不行,从国内估量我国不足以伤害吴国,对外联络诸侯不能损害它,那么我就将放弃国家、离开群臣,带着剑,拿着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操着簸箕、扫帚去臣事他,以便有朝一日和吴王决一死。我虽然知道这样会腰身和脖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于是,他日果然和吴王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围攻吴王王宫,城门失守,擒获夫差,杀死吴相。消灭吴国二年以后就称霸了。这是首先顺应民心啊!

鸮子说:“所以凡是行事,必须要先仔细考虑民心,然后才可以去做事。”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吕氏春秋·贵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次非杀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之《义赏》《用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宣王好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之君民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贵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博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国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列精子高窥井》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阅读练习及答案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赞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知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骄恣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之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主夫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田婴善剂》阅读练习及答案
《去宥》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真行论·疑似》阅读练习及答案
《祁黄羊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正名》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寇将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务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尊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仲秋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郈成子返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务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去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权勋》阅读练习及答案
《戎夷解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慎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子之自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