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筠隐记① 〔明〕唐寅
①筠之为物也,其圆应规,其直应矩,虚中足以容,贞外足以守,故称为材。舍筠而他求,取以为材者,则未能备众异之若是也。岂惟筠哉?夫人亦然。
②故君子之以材称者亦备□。一规一矩,悉应法度,由中达外,无不当理,是特筠之性特异于人耶?盖天之生材,不备众美则不能为世用,则必异之厚之,出于等伦②。故筠之生,森然而直其外,盖自规也,毅然而圆其中,盖自虚也。
③为君子者,取法乎此,则上可以事君,内可以事亲,律己以贞,应物③以虚,无所施而不可矣。秦君仁之,有材之君子也,和以处众,敬以方外④,言貌动止,一由规矩。所居之斋,植筠为陴⑤,朝退晏清,必与相对,故以筠隐为称,俾余记之。
④窃谓筠与秦君,皆天挺之美材也,道义相同,契好自合,法其美以为己之美,远取诸物而近取诸身。故秦君事今睿主,靖恭乃职,晨夕不怠,沾沾休光⑥,隆重深益,是盖得筠之为助不少,抑亦秦君之善于取法也。故为记之。
注:①筠:竹子。②等伦:同辈,同类。③应物:谓待人接物。④方外:谓为使身外事物合乎规范。⑤陴(pí):城上矮墙。⑥休光:喻美德或勋业。
21.填入第②段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之 B.乎 C.哉 D.焉
22.对第②③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竹子备于众美的特性是为了超然于众人之上,为世所用。
B.君子要取法于竹,学习它的正直、坚毅,毫不圆滑世故。
C.秦仁之就是一位有材君子,待人接物,举动皆符合规矩。
D. 秦仁之以“筠隐斋”名其室,遂请唐伯虎写了这篇文章。
23.第④段说“筠与秦君,皆天挺之美材也”,请从全文中摘录相关语句,完成下表。(3分)
筠 |
秦仁之 |
① |
和以处众 |
② |
敬以方外 |
一规一矩,悉应法度 |
③ |
24.第③段说君子取法竹之优点是“上可以事君,内可以事亲”,这种借物寄意写法的关键是寻找“物象”与“意旨”之间的联系。本文“象”“意”的联系是否紧密,请评析。(4分)
答案:
21. (1分)D 22. (3分)B
23.(3分)①虚中足以容/毅然而圆其中(1分) ②贞外足以守/森然而直其外(1分)③言貌动止,一由规矩(1分)
24.(4分)答案示例:紧密。①竹子作为物象,有其本身的自然特点,如中空、挺直等,(1分)②作者要表现的是君子“事君事亲”的特质,于是在竹子的“中空”中发现了“容众”,在“森然而直”中发现了“规范自己行为”,在“法度”中找到了“规矩”,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君子的人格追求联系起来,令人信服。(3分)回答“不紧密”,理由充分也可得分。
修改:
紧密。①竹子作为物象,有其本身的自然特点,如中空、挺直、圆直合乎规矩等
②作者要表现的是君子“事君事亲”的特质,于是在竹子的“中空”中发现了“容众”“自虚”“虚心”,
在“森然而直”中发现了“律己”“正直”“规范自己行为”,
在“圆直合乎规矩”中找到了“行为合乎法度”,
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君子的人格追求联系起来,令人信服 。
给分标准:竹子和君子品行的的关联共3点。答到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回答“不紧密”,理由充分也可得分,评分标准同上,三点合理理由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