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之兄也。世祖平辽海,熙父朗内徒,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坐事诛。文明太后临朝,追赠假黄钺、太宰,立庙长安。熙生于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蠕蠕,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年十二,好弓马,有勇干,氐羌皆归附之。魏母见其如此,将还长安。始就博士学问,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及长,游华阴、河东二郡间。性泛爱,不拘小节,人无士庶,来则纳之。熙姑先入掖庭,为世祖左昭仪。妹为高宗文成帝后,即文明太后也。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显祖即位,为太傅,累拜内都大官。高祖即位,文明太后临朝。高祖乃承旨皇太后,以熙为侍中、太师。熙以频履师傅,又中宫之宠,为群情所骇,心不自安,乞转外任。于是除车骑大将军,侍中、太师如故。熙事魏母孝谨,如事所生。魏母卒,乃散发徒跣,水浆不入口三日。诏不听服,熙表求依赵氏之孤。高祖以熙情难夺,听服齐衰期。高祖前后纳熙三女,二为后,一为左昭仪。由是冯氏宠贵益隆,赏赐累巨万。高祖每诏熙上书不臣,入朝不拜。熙上书如旧。熙于后遇疾,绵寝四载。诏遣医问,道路相望,车驾亦数临幸焉。十九年,薨于代。车驾在淮南,留台表闻,还至徐州乃举哀。为制缌服,诏有司豫办凶仪。凡所营送,皆公家为备。又敕代给彩帛前后六千匹,以供凶用。皇后诣代都赴哭,太子恂亦赴代哭吊。将葬,赠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皆依晋太宰、安平献王故事。葬日,送临墓所,亲作志铭。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七十一》,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拜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
B.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拜骑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
C.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拜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
D.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尚恭宗女博陵长公主/拜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钺:以黄金为饰的斧,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假黄钺,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
B.掖庭:亦作“掖廷”,指的是皇子居住的地方,在皇宫中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也泛指皇宫。
C.临朝: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文中特指太后摄政称制。
D.有司:司指的是掌管,职辈。古代官史都各有专司,凡专司其事的各级各部门官吏都可称有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熙出身贵族,喜好兵法。他父亲为官后因事被诛杀,又追赠为太宰,立庙长安,冯熙在氏羌部落长大,喜欢弓箭和马匹。
B.冯熙深受恩遇,不忘初心。冯熙受内宫宠幸备受瞩目,虽高祖特许冯熙上书可不行臣礼,但冯熙上书依然依照臣子礼节。
C.冯熙颇有节义,侍亲甚谨。他侍奉魏母孝顺谨慎,就像服侍生母一样。魏母去世,冯熙披头散发、光着脚,并三日不进食。
D.冯熙担任要职,身后殊荣。他担任过肥如侯、太尉等官职。去世后,皇帝诏令有关部门安排丧礼仪式,并亲自书写墓志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游华阴、河东二郡间。性泛爱,不拘小节,人无士庶,来则纳之。
(2)熙于后遇疾,绵寝四载。诏造医问,道路相望,车驾亦数临幸焉。
答案:
10.【参考答案】A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
【思路点拨】本段有九个断句点,集中在三处设错,第一二处集中在句子“知熙所在”,其中“知”意为“知 道”,和前文“使”同为皇帝发出的动作,即为同一主语发出的两个动作,那么两动作间应断开,可先排除 B、C,另外“所”和后面动词“在”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地方”,故可排除 D项。第三处“驸 马都尉”是古代官职,不能分割,也可据此处排除 C、D两项。
11.【参考答案】B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B项中“指的是皇子居住的地方”不正确,应该为嫔妃居住的地方。
12.【参考答案】D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担任过肥如侯、太尉等官职”有误,根据原文“将葬, 赠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皆依晋 太宰、安平献王故事。”可知,“太尉”一职是冯熙死后被皇帝追赠的。
13.【参考答案】
(1)长大之后,游历华阴、河东二郡之间。天性博爱,不拘小节,来者不问是官是民,一律接待。
(2)冯熙后来生病,卧床四年。皇帝派人问候、遣医诊断,常常道路之上,车马不绝,皇帝也数次前去看 望冯熙。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思路点拨】第(1)问得分点:“及”“泛爱”“纳”各赋 1分,句意赋 2分;第二问得分点:“绵寝”“相” “数”各赋 1分,句意赋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