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贾谊《审微》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审微
贾谊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遂奸,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燬,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县下。周襄王出逃,晋文公率师诛贼,定周国之乱,复襄王之位。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请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轩县者,卫君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齐人攻卫,叔孙于奚率师逆之;大败齐师。卫于是赏以温,叔孙于奚辞温而请曲县、繁缨以朝,卫君许之。孔子闻之,曰:“惜乎,不如多与之邑。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惜乎!不如多予之邑。”
宓子治亶父。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艾傅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资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热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人,吾岂忍见宓子哉?”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B.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C.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D.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跬相当于现在的步,也可以用来形容极近的距离。
B.朝,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有五年一朝或三年一朝的,每次朝见天子要带贡品。
C.周襄王,“襄”,是谥号,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去世之后根据生平给予的称号,“襄”是美谥。
D.隧,指凿隧道作为墓穴。与《郑伯克段于鄢》文末“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的“隧”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管仲都强调采取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并用灭火和伐木来证明在萌芽状态扼杀是上策,在刚发生时阻止是下策。
B.卫文侯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在其改名之后才接受他的朝拜,意在说明诸侯应杜绝超越本分的现象,不能僭越天子。
C.晋文公尊崇周室,周襄王因为国内叛乱出逃时,晋文公接纳了周襄王并帮助其平定内乱、恢复了周襄王的皇位。
D.叔孙于奚打败齐国后,卫国国君答应其使用曲悬的乐制和使用繁缨作马饰的请求,孔子感叹礼制因此被破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2)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
14.贾谊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劝说汉文帝要杜绝超越本分的现象,使人人守上下之分。
 
 
 
答案:
10.B11.D    12.A    13.(1)如果不重视事情的开始和萌芽状态,那么最终一定会出现大的祸乱,因此统治者一定要慎重对待。
(2)况且,收一季的麦子,不会使鲁国变得更强大,不收这一季麦子,也不会使它变弱。如果让百姓们有了不劳而获的心理,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一定多年不停止。14.①举例论证,卫侯朝周、晋文复周襄王位、叔孙败齐、宓子禁民割麦。②对比论证,叔孙败齐是反面例子,卫侯、晋文、宓子是正面例子,对比。③引用论证,引用老子、孔子、管仲等名言。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情势遇到混乱,如同地形能让人迷惑。逐渐前行,忽而东忽而西改变了方向,人们自己却未察觉。所以墨子遇到岔路就哭泣,感到悲伤的是走错一步就会错千里。
“适乱”作“事”的谓语,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
“而哭之”是“见衢路”的直接结果,“而”表顺承,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D.后者的“隧”,挖隧道不是指墓穴中。句意: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下策”错误,文中是“次也”,“其次”的意思。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当”,通“倘”,如果;“轻始而傲微”,轻视开始和萌芽;“谨”,慎重对待。
(2)“且”,况且;“自取之心”,不劳而获的心理;“创”,心理伤害。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手法的能力。
结合“昔者,卫侯朝于周”“晋文公率师诛贼,定周国之乱,复襄王之位”“齐人攻卫,叔孙于奚率师逆之;大败齐师”“父老请曰……三请,宓子弗听”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卫侯朝周、晋文复周襄王位、叔孙败齐、宓子禁民割麦。
在以上事例中,叔孙败齐是反面例子,卫侯、晋文、宓子是正面例子,运用了对比论证。
结合“老聃曰……”“管仲曰……”“孔子闻之,曰……”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老子、孔子、管仲等名言。
参考译文:
“不能因为善事小就认为它没有好处而不去做,也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就认为它没有害处就去做。”但也不是说做了一点好事就足以给国家带来好处,做了一点不好的事就足以给国家带来祸乱,如果不重视事情的开始和萌芽状态,那么最终一定会出现大的祸乱,因此统治者一定要慎重对待。
人们登到高处总是要向远处眺望,下临深溪总要向下探看,人的本性并不是具有远望或窥探的特性,是所面临的地势使他们这样的。某些事情有能引发奸邪之情的,某些情势有时能招致祸患,老子说:“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采取防范措施,在没出现动乱前就进行整治。”管仲说:“防患了灾祸形成之前,是上策。”俗话说:“火势才发生时不予扑灭,到了大火熊熊时又将怎样呢?树木萌芽时不予砍伐,长成参天大树后再砍伐,将会折断斧柄。用智谋把事情扼杀在刚出现时,是其次的。”情势遇到混乱,如同地形能让人迷惑。逐渐前行,忽而东忽而西改变了方向,人们自己却未察觉。所以墨子遇到岔路就哭泣,感到悲伤的是走错一步就会错千里。
从前卫文侯去朝见周天子,周朝外交人员询问其名字,卫文侯回答:“卫侯辟疆。”周朝外交人员退去后,说:“启疆、辟疆是天子才用的名号,诸侯不能用。”卫文侯于是把他的名字改作“燬”,之后周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拜。所以善于守护上下名分的,即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名,也不能超越礼义名分。
从前周代礼节,天子葬礼是挖隧道将灵枢送入墓穴中,诸侯的葬礼是用绳子把灵柩吊着放入墓穴。周襄王因叔带叛乱而出逃,晋文公率兵征讨叛乱者,平定了周的叛乱,恢复了襄王的皇位。因此周襄王封赏给他南阳的土地,晋文公对南阳之地辞而不受,而是请求襄王允许他死后按天子葬礼挖隧道将棺木送入墓穴。周襄王不答应,说:“周朝虽然已经衰落了。但还没有谁能代替他。天子才用挖隧道方式放棺材于墓穴,您如果也用这种葬礼,这是天子变成两个了。如果您认为赏您的地少,可以增加赏赐的土地。”晋文公于是退下了。
周礼规定,天子用乐用的是宫悬,诸侯用乐是轩悬,大夫所用乐为直悬,士用的是琴瑟。叔孙于奚是卫国的大夫,轩悬是卫国国君才可使用的乐制;繁缨,是君王才用的马饰。齐国人进攻卫国,卫叔孙于奚率军队迎击齐军,大败齐军。卫君因此把温地赏赐给他,叔孙于奚推辞而不接受,却请求使用轩悬的乐制,并请求朝拜时用繁缨作马饰,卫国国君答应了这种请求。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啊,还不如多赏给他一些土地。音乐是国家存在的象征,国家是君王的象征。乐制被破坏了,礼制也就不存在了;礼制不存在了,政令也就跟着灭亡了;政令没有了,国家也会跟着灭亡了;国家灭亡了,国君也就没有了。可惜啊!不如多给他一些土地。”
从前宓子治理亶父之时,当时齐国人进攻鲁国,取道亶父。当初,父老请求说:“麦子已经成熟了,现在齐国进攻我国,百姓们各自割回近郊的麦子,可以增加粮食,而且也不会让这些麦子资助侵略者。”父老再三请求,宓子始终不答应。不久,麦子全部被齐国入侵者收割去了。季孙氏闻听此事后很愤怒,派人谴责宓子说:“那不是很可惜吗!百姓们春耕夏锄,竟然未能吃到这些粮食。如果事先不知道还情有可原,听说有人把情况告诉了您,可是您却不听。”宓子恭顺地说:“今年没有麦子,来年还可以重新种植,如果那些没有耕种的人也收获麦子,这便是让百姓为有侵略者而高兴。况且,收一季的麦子,不会使鲁国变得更强大,不收这一季麦子,也不会使它变弱。如果让百姓们有了不劳而获的心理,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一定多年不停止。”季孙氏听了这番话,惭愧地说:“假如地下有洞可以钻进去,我怎么忍心再见到您呢?”因此,明智的人觉察产生坏事的缘由会很及时,根除动乱的根源也会远在其出现前,所以邪恶的事不会出现在防范之前。
 


相关文言文练习
贾谊《审微》阅读练习及答案
《熊与坎中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酒以成礼》阅读练习及答案
《弈秋》《多言何益》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杨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才子传·沈千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王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清史稿·靳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鄂不草堂图》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说剑》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唐才子传·陆羽》阅读练习及答案
《真州东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汉书·冯野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尚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吕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严君平不仕》阅读练习及答案
《惠子谓庄子曰》《吕氏春秋·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游乌龙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芝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杨维桢执教》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人相轻》阅读练习及答案
《康熙壬戌仲秋既望豹岩樵史唐梦赉题》《集腋为裘》阅读练习及答案
《先府宾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礼》阅读练习及答案
《卫懿公喜鹤》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尝有疑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新书·忧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谊《新书·谕诚》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治安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新书·纣,圣天子之后也,有天下而宜》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新书·审微》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新书·先醒》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谊《论积贮疏》阅读练习及答案
《过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