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春,三月,乐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三月,乐成。夏,四月,乙丑,诏行新乐,且曰:“民间音乐,流僻日久,弃其旧体,竞造繁声,宜加禁约,务存其本。”万宝常听太常所奏乐,泫然泣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将尽!”时四海全盛,闻者皆谓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先是,台、省、府、寺及诸州皆置公廨钱,收息取给。工部尚书苏孝慈以为“官司出举兴生,烦扰百姓,败损风俗,请皆禁止,给地以营农。”上从之。六月,丁卯,始诏“公卿以下皆给职田,毋得治生,与民争利。”
关中大旱,民饥,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八月,辛未,上帅民就食于洛阳,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卫之间,遇扶老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至艰险之处,见负担者,令左右扶助之。
冬,闰十月,甲寅,诏以齐、梁、陈宗祀废绝,命高仁英、萧琮、陈叔宝以时修祭,所须器物,有司给之。陈叔宝从帝登邙山,侍饮,赋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并表请封禅。帝优诏答之。它日,复侍宴,及出,帝目之曰:此败岂不由酒!以作诗之功,何如思安时事!当贺若弼渡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饮酒,遂不之省。高颎至日,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此诚可笑,盖天亡之也。昔苻氏征伐所得国,皆荣贵其主,苟欲求名,不知违天命;与之官,乃违天也。”
齐州刺史卢贲坐民饥闭民粜,除名。帝后复欲授以一州,贲对诏失旨,又有怨言,帝大怒,遂不用。皇太子为言:“此辈并有佐命功,虽性行轻险,诚不可弃。”帝曰:“我抑屈之,全其命也。微刘昉、郑译、卢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此。然此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赵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我将为政,又欲乱之,故昉谋大逆,译为巫蛊。如贲之例,皆不满志,任之则不逊,置之则怨望,自为难信,非我弃之。众人见此,谓我薄于功臣,斯不然矣。”贲遂废,卒于家。
(选自《资治通鉴》隋纪二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即公元592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此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赵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
B. 然此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赵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
C 然此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赵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
D. 然此等皆反覆子也/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赵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乙丑,干支纪日法,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B. 公廨钱,又称公廨木钱,是南北朝隋唐时,官府为取得办公费用和官吏俸禄而投入商业活动或高利贷活动的本钱。
C. 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财政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
D.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久以来,民间音乐丢弃了音乐原来的主体风格,竞相造作繁杂的声律,隋文帝下令修订新乐并颂行新乐,就是为了保存音乐的本来意义。
B. 工部尚书苏孝慈认为应下令禁止官府设立公廨钱,因为这是与民争利,烦扰百姓,败坏风俗之举,隋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C. 隋朝关中地区大早,百姓饥荒,隋文帝带领侍臣去视察老百姓的食物,看到百姓吃的是豆屑杂糠,不禁流下眼泪。
D. 由于北齐、梁、陈三国帝室的宗庙祭祀废绝,隋文帝下诏让高仁英、萧琮、陈叔宝三人按时负责祭祀,祭祀时所需要的器物由朝廷供给。
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2)帝目之曰:“此败岂不由酒!以作诗之功,何如思安时事!
14. 齐州刺史卢贲本有辅助隋文帝成为大隋天子之功劳,为何隋文帝最终废黜了他?请结合文本加以概述。
 
 
答案:
10. B 
11.C “工部……掌管……财政等政令”错误,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财政政令是户部掌管。
12.C  “隋文帝带领侍臣去视察老百姓的食物,看到百姓吃的是豆屑杂糠”错误,原文是“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意思是隋文帝派遣侍臣去看老百姓的食物,侍臣拿回了百姓所吃的豆屑杂糠呈献给文帝。
13. (1)文帝流着眼泪将(这些东西)展示给百官大臣们看,并深深地自责,从此不再饮酒吃肉,(坚持了)将近一年。
(2)文帝目送他说:“他的败亡难道不是因为酒吗!与其在作诗上下功夫,不如用来考虑安定时事政局!”   
14.(1)卢贲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北周宣帝时伪造遗诏,让隋文帝辅政。等到隋文帝将要当政,他又想作乱谋反。(2)卢贲不能取信于人,任用他则骄横不法,弃置他则怨天尤人。(3)隋文帝曾念旧恩想启用他,但卢贲在回复诏书时不仅不合文帝的意,并且颇有怨言。
参考译文:
春季,三月,隋朝新乐修订完成。夏季,四月乙丑日,隋文帝下诏令颂行新乐,并且说:“民间音乐流入邪僻不正已经很久,丢弃了音乐原来的主体风格,竞相造作繁杂的声律,应该加以禁止,务必保存音乐本来意义。”著名乐师万宝常听了太常寺乐师所演的音乐后,伤心落泪地说:“乐声淫厉而又哀惋,天下不久将会灭亡!”当时隋朝正处在全盛时期,听到的人都认为他的预言不会兑现:到了大业末年,万宝常的预言终于得到证实。
以前,隋朝在中央台、省、府、寺各机构和地方各州县都设立了公廨钱,每年放贷出去,收取利息以供需用。工部尚书苏孝慈认为:“官府放贷,收息盈利,烦扰百姓,败坏风俗,请求陛下明令禁止,而由国家拨给他们田地以经营农业。”隋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六月丁卯(初四),下诏书说:“公卿大臣以下各级官吏都分配给职分田,不得再经商放贷,与民争利。”
隋朝关中地区大旱,百姓饥荒,隋文帝派遣左右侍臣察看老百姓的食物,左右侍臣拿回了百姓所吃的豆屑杂糠呈献给文帝。文帝流着眼泪将这些东西展示给百官大臣们看,并深深地自责,从此不再饮酒吃肉,坚持了将近一年。八月辛未日,隋文帝率领关中百姓前往洛阳地区度荒,并下救令警卫的士兵不得驱赶百姓。百姓们男男女女参杂行进在禁卫和仪仗队伍中间,文帝如果遇到扶老携幼的逃难者,总是牵马让路,好言慰勉而去;到了艰险难行的地方,遇到挑担负重的逃难者,就命令左右随从上前扶助。
冬季,闰十月甲寅日,隋文帝下诏,由于北齐、梁、陈三国帝室的宗庙祭祀废绝,命令原北齐高平王高仁英、原后梁国君萧琮、原陈后主陈叔宝三人分别按时负责祭祀,祭祀时所需要的器物,由朝廷有关部门主管官吏供给。陈叔宝随从文帝登上洛阳城北山,在陪侍文帝饮酒时赋诗说:“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并上表请求文帝上泰山祭祀天地,文帝用亲切客气的诏令答复了他。在另一天,陈叔宝又在文帝举行的宴会上作陪,等他离开时,文帝目送他说:“他的败亡难道不是正由于酒吗!与其在作诗上下功夫,不如用来考虑安定时事政局!当初在贺若弼率军渡过长江拿下京口时,就有人向陈朝廷密信告急,可是陈叔宝正在饮酒,根本不看。一直到高到达建康的那天,还发现告急密信犹扔在床下,根本就没有开封。这件事真是可笑,实在是上天要让陈灭亡。以前前秦苻坚南征北伐所吞并的国家,都荣耀尊贵原来的国君,苻坚只是想博取好名声,不知道这样做是违背天命的。给上天已经抛弃的君主官做,就是违背了上天的旨意。”
齐州刺史卢贲因饥荒时关闭义仓不让粜粮给老百姓,被朝廷除名为民。隋文帝后来想再授予他一州刺史,而卢贲在回复文帝诏书时不合文帝的意,再加上又有怨言,文帝十分愤怒,就不再起用他。皇太子杨勇为他上奏说:“像卢贲这些人都有佐命大功,他虽然秉性轻薄,行为险诈,但是也不能弃之不用。”文帝回答说:“我压制他,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如果不是刘昉、郑译、卢贲、柳袭、皇甫绩等人的辅助,我也不会成为大隋天子。但他们都是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在北周宣帝时,他们都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宣帝宠幸。及至宣帝病重,颜之仪等人请求让赵王宇文招辅政,而他们这些人公然作假,伪造遗诏,让我辅政。及至我将要当政,他们又想作乱,所以刘谋反,郑译用巫术诅咒。像卢贲这类人,永远不会有满足欲望的时候,任用他们则骄横不法,弃置他们则怨天尤人,这要怪他们自己不能取信于人,并不是我要抛弃他们。众人见我这样对侍他们,都认为我对待功臣太刻薄,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卢贲遂被废黜,后来在家中去世。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纪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冬,先零、沈氏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八·上神采英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吐蕃自恃其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休为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敬玄之西征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张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