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李德裕镇浙右。甘露寺僧诉交代常住什物,被前主事僧耗用常住金若干两,引证前数辈,皆有递相交领文籍分明,众词指以新得替人隐而用之,且云:“初上之时,交领分两既明,及交割之日,不见其金。”鞫成具狱,伏罪昭然。未穷破用之所,公疑其未尽,微以意揣之,僧乃诉冤曰:“积年以来,空交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矣。众乃以孤立,欲乘此挤之。”公曰:“此不难知也。”乃召兜子数乘,命关连僧人对事,遣入兜子中,门皆向壁,不令相见;命取黄泥各模交付下次金样以凭证据僧既不知形状竟模不成前数辈皆伏罪。
(节选自《智囊》)
材料二:
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筍,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葆光子曰:“李卫公之抑忌白少傅,举类而知也。初文宗命德裕论朝中朋党,首以杨虞卿、牛僧孺为言。杨、牛,即白公密友也。其不引翼,义在于斯。非抑文章也,虑其朋比而掣肘也。”
(节选自孙光宪《北梦琐言》)
材料三:
大抵人才有四种:德量为上,气节次之,学术又次之,材能又次之。欲求成材,四者不可不备。然人亦安能皆全、顾各有偏胜,亦视其所成之者如何。故德量不可不养,气节不可不激,学术不可不勤,材能不可不勉。苟以是存心,随所成就,亦便不作中品人物。唐人房乔、裴度优于德量,宋璟、张九龄优于气节,魏郑公、陆贽优于学术,姚崇、李德裕优于材能。姚崇蔽于权数,德裕溺于爱憎,则所胜者为之累也。
(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命取黄泥A各模交付下次全样B以凭证据C僧既不知D形状E竟模不成F前数辈G皆伏罪。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穷,追查清楚,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意思不同。
B.见,介词,表示被动,与《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用法相同。
C.翼,辅助,扶持,与《鸿门宴》中“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意思不同。
D.存心,存于心,放在心里,与成语“存心不良”中的“存心”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甘露寺前几任住持一起控告新任住持私吞寺庙的常住金,他们串通一气,提供虚假证词、文书,新任住持百口莫辩,承认了盗用之罪。
B.官司已经审理定案,被告也承认了罪行,但常住金去向不明,李德裕以此为突破口,继续审问,并巧施妙计,终于得到了事情的真相。
C.李德裕对白居易的文章弃置不顾,并不是嫉贤妒能,而是朋党之争,因为白居易是李德裕政敌杨虞卿、牛僧孺的密友,所以才遭打压。
D.德量、气节、学术、才能是判别人才的四个标准,但没有人是全才,比如李德裕以才能见长,但他沉溺于爱憎情感,德量则明显不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译文:______
(2)然人亦安能皆全,顾各有偏胜,亦视其所成之者如何。
译文:______
14.叶梦得评价李德裕“优于材能”“溺于爱憎”,材料一二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叶梦得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每答出一点给2分, 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10. C E F
11. B。“慈父见背”的“见”放在动词前, 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不是表被动。
12. A。控告者是新任住持; 被控告者是刚被接替的住持, 原文是“新得替人”, 即刚获得接替的那个人; 前几任住持提及文书登记,没有提供虚假文书。
13.(1)有人多次将他的文章给我看,我让人另外收藏起来,却一次都没有翻开读过, 现在我因为您看看吧。(4分)
(2)然而人又怎么能够全都具备呢,只不过各自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也还要看他取得的成就怎么样。(4分)
14.(1)“优于材能”:①因被告说不清黄金去向而察觉有冤情;②巧用黄泥模金的方法揭穿真相。(2)“溺于爱憎”: 因党争而憎恶打压白居易。
(两个方面共三点,答对一点给1分,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德裕镇守浙东时, 甘露寺的僧侣控告在移交寺院物品时, 被前任住持消耗常住金若干两, 找来前几任住持对证,都有互相移交的文书,记载得很清楚, 众人指证刚被接替的住持私下挪用了常住金, 而且说:“他初上任时, 移交的分量数目已经很清楚, 到他交割出来时却不见金子了。”审讯完毕之后定案,案情清晰明了。但没有追查到金子用到了哪里。李德裕疑心案子没有审问清楚,于是隐约地试探那个僧侣,僧侣于是说出他的冤情:“多少年来,都是只移交记录分量数目的文书,事实上早就没有金子了,众僧是因为我力量孤单,想乘此时机排挤我。”李德裕说:“这种事不难查清楚。”就找了数顶轿子,命令相关的僧侣对质, 让他们都进入轿中, 轿门对着墙壁,不让他们看见彼此; 再命令人取来黄泥, 让每个僧侣分别捏出交付给下任的金子的形状作为证据, 僧侣既然不知道形状,最终就捏不出来, 前几任住持都俯首认罪。
材料二:
刘禹锡在大和年间担任太子宾客时,与太尉李德裕同在洛阳做官。刘禹锡拜见李德裕, 问:“你最近得到过白居易的文集吗? ”李德裕说:“有人多次将他的文章给我看, 我让人另外收藏起来, 却一次都没有翻开读过,现在我因为您看看吧。”等到拿出来一看,装满了书箱, 被灰尘所覆盖着, 李德裕已经打开了, 又重新合上, 对刘禹锡说:“我对这个人, 认为不值得交往已经很久了。他的文章精妙绝伦, 又有什么必要阅读呢!只是怕让我改变心意,这就是我不想看他的文章的原因。”白居易就像这样被压制。葆光子认为:“李德裕压制忌恨白居易,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知道。当初文宗让李德裕谈论朝中朋党时,首先说到的是杨虞卿、牛僧儒。杨虞卿、牛僧儒是白居易的密友,李德裕不引荐扶持他们,道理就在这里。李德裕并不是压制他们的文章, 是担心他们结成党羽牵制自己。”
材料三:
人才大致说来有四种: 品德度量为上等, 气节次之, 学术再次之, 才能又次之。想要成为有用之才,这四个方面不能不具备。然而人又怎么能够全都具备呢,只不过各自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 也还要看他取得的成就怎么样。所以品德度量不能不培养, 气节不能不激励, 学术不能不勤奋,才能不能不努力。如果把这样的想法放在心里,随着所取得的成就,也就不会成为中等人物。唐朝人房玄龄、裴度在品德度量方面优秀, 宋璟、张九龄在气节方面优秀,魏徵、陆贽在学术方面优秀,姚崇、李德裕在才能方面优秀。姚崇被权术所蒙蔽,李德裕沉溺于爱憎情感, 他们所擅长的方面就被这些拖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