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张仪,魏氏余子①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②之也。”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③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张仪还走,北面再拜。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④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⑤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⑥,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
【注释】①余子:庶子。②礼貌:用作动词,以礼相待。③遇:礼遇,赏识。④说:喜欢。⑤乘:兵车。⑥逢泽之会: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逢泽,地名,在河南开封。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 语:__________
(2)愿君之礼貌之也 愿:__________
(3)闻客之秦 闻:__________
(4)北面再拜 北: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昭文君见而谓之曰 温故而知新
B. 虽游然岂必遇哉 今虽耄老
C. 请与客共之 无丝竹之乱耳
D. 张仪所德于天下者 皆以美于徐公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国虽小,请与客共之。(2分)
(2)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3分)
4.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张仪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案:
一、1. (4分)(1)告诉 (2)希望 (3)听说 (4)向北
2. (3分)A【解析】A项中的两个“而”都表示顺承,可译为“然后”;B项中的前一个“虽”表假设,即使,后一个“虽”表让步,虽然;C项中的前一个“之”是代词,代指东周,后一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前一个“于”是介词,在,后一个“于”表示比较,比。
3.(5分)(1)(2分)我的国家虽然小,请允许(我)与您共同治理它。
(2)(3分)(张仪)到了秦国,停留了一段时间,秦惠王很喜欢(他)并任命他为相国。(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4. (3分)①张仪是有梦想的人,坚持去更强大的秦国发展。②张仪是懂得感恩的人,在有权有势后回报周昭文君。③张仪是有才干的人,能得到秦惠王赏识,能让周昭文君的名号没有被忘记。(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仪,魏国大夫的庶子,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路过东周。门客中有人告诉周昭文君说:“魏国人张仪,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希望您对他能以礼相待。”周昭文君接见了(张仪)然后对他说:“听说您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小,不足以留住您。即使您去游说难道就一定能受到赏识吗?您要是得不到赏识,请为了我回到这里来,我的国家虽然小,请允许(我)与您共同治理它。”张仪返身而走,向北连拜了两拜。张仪走时,周昭文君去送行并资助钱财,(张仪)到了秦国,停留了一段时间,秦惠王很喜欢(他)并任命他为相国。张仪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在周昭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个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但是张仪)尊重它超过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他让秦惠王以周昭文君为师。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的时候,秦王曾让魏王当(为周昭文君)驾驭车马的人,让韩王当(周昭文君的)车右,(周昭文君的)名号至今没有被忘记,这是张仪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