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②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③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④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君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四方皆则之(_______) (2)孔子摄相事(_______)
10.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 )
A.改 B.再 C.又 D.新
(2)及齐平( )
A.平等 B.平定 C.和好 D.平衡
11.把第④段画直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12.第④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鲁以君子之道辅君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13.第④段用语言描写刻画孔子形象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加以赏析。
答案:
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1)“则”,一般是准则的意思,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准则,也可以引申为效法、效仿。“四方皆则之”,四方的官吏都学着他做。
(2)“摄”有代理的意思,比如“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孔子摄相事”,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
10.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1)“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中“更”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根据前文“欲废三桓之適”可知公山不狃想打算废掉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的嫡生嗣子,另外改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来继承,所以“更”的意思应该是“改”。
故选A。
(2)“及齐平”的“平”本义是和平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和好的意思。句意为鲁国和齐国和好。
故选C。
11.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重点字词:“过”,过失;“谢”,道歉;“谢以质”“谢以文”,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质谢”“以文谢”,用实在的东西来道歉,用空虚的文辞来道歉;“若”,如果;“悼”,这里是痛心悔过的意思。
12.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注意这里只要求三处断开,注意大的语义层。“而”表转折,在它前面断开;“使得”是最终造成的结果,与前面内容断开;“为之奈何”意思是对前面造成的结果应该怎么办,在它前面断开。所以正确断句为:鲁以君子之道辅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助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却仅把夷狄那套歪理告诉了我,害我被鲁君怪罪,这该怎么办呢?”
13.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本题“第④段用语言描写刻画孔子形象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具体加以赏析”注意分析的是第④段,着重分析孔子的语言以及这些语言对刻画孔子的形象起到什么作用即刻画了孔子什么形象。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第一句话是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对定公说的,大意是:我听说有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有军事活动必须要有非军事准备。从前诸侯出国,一定带全了必要的官员随行。请你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这段话用“臣闻”先委婉阐述道理,即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接着用“古者诸侯”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三个“必”字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也显示出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语言描写表现了孔子娴于辞令,心细如发、考虑周全、深谋远虑的特点。
“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第二句是在两国国君相会,齐国奏四方之乐带有挑衅威慑的意味,先申明我们是“好会”,提醒齐国注意场合,再直接指斥齐国所奏之乐为夷狄之乐,不宜出现在这种友好的两国君主相会的场合。“何为于此”则是强烈的质疑,“请命有司”请求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第三句是面对齐国变本加厉,用优倡侏儒表演来挑衅鲁国时说的,这次孔子语气严厉,直接斥责这是惑乱诸侯的恶行为应当被诛杀,并请求立即执行。这些都有效震慑住了齐景公。这些语言都表明孔子严于礼法、不惧威权、威重刚毅、娴于辞令的特点。
译文:
鲁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满于季氏就借着阳虎来作乱,打算废掉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的嫡生嗣子,另外改立平日为阳虎所喜欢的庶子来继承,于是就把桓子抓了起来。桓子用计骗他,逃了出来。定公九年,阳虎计划失败,逃到齐国去。这个时候,孔子正好五十岁。
公山不狃以费邑做据点反叛季氏,派人来召孔子去帮忙。孔子心想自己依循正道而行已经很久了,内在的学养也很深厚,却无处可以表现,没有人能用自己,不禁说道:“大抵周文王、武王当年是以丰、镐那么小的地方建起王业的;现在费邑虽然是小了点,该也差不多吧!”想要应召前去,子路很不高兴,劝止孔子。孔子说:“难道召我去是毫无作用吗?如果他真能用我,我将像文王、武王一样,在东方建立一个典礼完备的周啊!”然而最后也没有成行。
后来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中都(在今山东汶上县)地方的行政长官,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四方的官吏都学着他做。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做司空,又由司空升任了大司寇。
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和齐国和好。到了夏天,齐国的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用了孔丘,照情形看,这是会危害齐国的。”于是派了使者去约鲁君举行和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是在夹谷(按:今山东莱芜县)。鲁定公准备乘坐乘车(按:又称安车,非兵车,较为舒适),毫无武装地前往。孔子代理典礼会盟的事务,对定公说:“我听说有非军事活动必须要有军事准备,有军事活动必须要有非军事准备。从前诸侯出国,一定带全了必要的官员随行。请你也带左司马右司马一道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出发,和齐侯在夹谷地方相会。这个地方筑了土台,台上备好席位,上台的土阶有三级。两君就在台前行了相见礼,作揖礼让了一番才登上台。双方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说:“请开始演奏四方的舞乐。”景公说:“好罢。”于是演员们手持旌旗羽毛和各种兵器大呼小叫地涌上来。孔子快步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在还差一阶没有跨上的地方停下来,举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君主举行和好的会盟,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能出现在这里!请命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管事的叫他们退下,他们却不肯动,朝左右两边看晏子和景公的眼色。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他们离开。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官员又快步上前说道:“请演奏宫中的女乐。”景公应说:“好的。”于是许多戏子矮人都表演着前来。孔子又快步上前,一步一阶往台上走,在还差一阶没有跨上的地方停下来,说道:“一个普通人敢胡闹来迷乱诸侯,论罪是应该正法的,请下令管事的执行吧!”于是管事官员依法处罚,那受罚的人就手脚分离了(按:谓腰斩)。景公不由得敬畏动容,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心里非常不安,对众臣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助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却仅把夷狄那套歪理告诉了我,害我被鲁君怪罪,这该怎么办呢?”主事的官吏上前回话说:“君子有了过错,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上如果对会盟的表现感到痛心,就用实际行动谢罪吧。”于是齐侯就把以前从鲁国侵夺来的郓、汶阳和龟阴的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