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三贤堂记
[宋]范成大
吴郡治故有思贤亭,以祠韦、白、刘三太守。更兵烬,久之,遂作新堂,名曰三贤。当绍兴辛巳,鄱阳洪公始益以唐王常侍、本朝范文正之像,复其旧之名亭者榜焉。先是,公以岁五月来临吾州,繇州南鄙望洞庭,略具区①,观三江五湖之吐吞,涛波聒天,旁无边垠。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倾,鲸鳌背负而涌以出也。暮夜,人语马嘶,匈匈不绝。公固已语其人,思常侍之功矣。周览原田而相其沟防,东南之播于江,东北之委于海者,脉络酾通,湮芜涤除。夏旱易以陂,潦水时至,不能啮渚涯以决污邪,荒寒化为麦禾。
起景佑,迄今岁,无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退而详两贤行事,尚什百于此。文正自郡召还,遂参永昭陵大政,德业光明,为宋宗臣,通国之诵曰文正公,而不以姓氏行焉。韦、白、刘之遗爱,邦人既已俎豆之,语在旧碑,尚矣。王、范风烈如此,且有德于吴宜俱三贤不没以为无穷之思此堂之所为得名者。
尝谓士才高必自贤,位高或不屑其官,世通患也。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学宏词第一,名字满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为学士,未几,自列去。甫及里门,制书以左鱼②来矣。邦人度公且上朝谒,莫能久私公也。然始至之日,咨民所疾苦,退然不自居其智能,亟从掌故吏访诸贤之旧图画,仿佛想见其平生。公既以道学文章命一世,顾有羡于五君子者,意将迹其惠术,讲千里之长利以膏雨此民。彼憧憧往来,视桑阴,趣舍人装③者。夫才高而不自贤,位高而滋共其官,盛德事也。
斯堂法应得书,会公使来属笔纪岁月。窃愿诧斯堂以夸邻邦,以为邑子荣。乃不辞而承公命。八月既望,州民左从事郎范成大记并书。
(选自《范成大集》,有删改)
[注]①具区:古泽薮名,即太湖。②左鱼:符契的左半,唐宋时符契作鱼形。③舍人装:左右亲信或门客的装扮(典雅服饰),在此借指官员。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且有德A于吴B宜俱C三贤不没D以为E无穷之思F此堂G之所为H得名者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意为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的两种礼器,本文指祭祀,奉祀。
B.亟,屡次、多次之意,与成语“进退维亟”“亟不可待”中的“亟”词义不同。
C.趣,催促之意,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中的“趣”词义不同。
D、属,撰写、编辑之意,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贤亭为纪念韦、白、刘而立,历经战火重建,命名为三贤堂,后洪公增加王常侍和范仲淹的画像,以示纪念。
B.洪公当年遍览洞庭湖,巡视太湖,看到水道得到了疏通,荒地上种植了麦禾,认为这是先贤兴修水利的功劳。
C.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曾任吴郡太守,德行高尚,美名远播,为后人敬仰,他们的丰功伟绩被刻在石碑上。
D.洪公曾因博学宏词第一入翰林为官,后自请辞职,回乡即被召回,乡亲们猜测他将要上朝赴命,很舍不得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倾,鲸鳌背负而涌以出也。(4分)
(2)起景佑,迄今岁,无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4分)
14.范成大认为王常侍、范仲淹“风烈如此”,请参考以下对“风烈”的阐释,概括文中两位先贤“风烈”的表现。(3分)
“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隋书·地理志中》)
“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汉书·元帝纪·赞曰》)
“成大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宋史·范成大传》)
答案:
10. BDF
11. D(“会公使来属笔纪岁月”, “属”通“嘱”, 委托之意)
12. D(“曾因博学宏词第一入翰林为官”错, 文中没有这个因果)
13. (1)有一块石堤形状分明地浮在巨浪之上,像有鬼神扶住一样,也像是鲸鳌背负重物涌出水面。
(得分点:“截然”: 形状分明(的样子):“巨浸”: 巨浪:“若”: 像:“涌以出”: 涌出, 奔涌而出;每点1分。)
(2)从景佑年到今年,没有洪水灾害,于是洪公便说:“这不正是范文正公对百姓尽心尽力(的结果) 吗? ”
(得分点: “起迄”: 从……到: 句式“非…乎? ”;“勤”: 尽心尽力, 或(对民生/民事)
勤政; 句意合理通顺1分。注:“于是”译为连词“于是”或“此时”均可)
14. (1) 谦卑自牧; (2) 德行高尚; (3) 大兴水利; (4) 勤政于民;
(4) 爱国爱民; (5) 执政为公;(6) 才华横溢。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意思相近均可给分。)
古文译文:
吴郡治(今苏州) 以前有一座思贤亭,用来纪念书应物、 白居易、刘禹锡三位太守。此亭经历战火,过了很久,就建了新的纪念堂,取名为“三贤堂”。在绍兴辛巳年,鄱阳洪公(吴郡太守洪遵)开始在“三贤堂”里增加了唐朝王常侍、本朝范仲淹的画像,又将之前为这座亭取名的人写入了榜单。在此之前,洪公在当年五月来到吾州,在繇州南边可望见洞庭湖,巡视太湖, 看到三江五湖的波澜壮阔, 波涛声震耳欲聋,湖水无边无际。有一块石堤形状分明地浮在巨浪之上,像有鬼神扶住一样, 也像是鲸鳌背负重物涌出水面。夜晚, 涛声如人声鼎沸、 万马嘶鸣, 喧哗声鸣叫声不绝于耳。洪公也一定会告诉他周边的人, 夸赞王常侍的功劳。遍览平原上的田地并且仔细察看(修筑的)沟渠和堤防,(沟渠堤防) 东南方向沿着江散开,东北方向朝着海边曲折, 水道得到了疏通,淤塞和荒芜之地都得到了荡涤和修整。夏天干旱时可以成为蓄水池,雨季(雨水)来的时候,不会侵蚀沙洲使得大水冲破堤岸,(由此) 荒凉寒冷之地也可以种植麦禾。
从景佑年到现在,没有洪水灾害,于是(此时) 洪公便说:“这不正是范仲淹(文正公)对百姓(民生民事) 尽心尽力(的结果) 吗? ”(洪公) 回去后详细记录了两位先贤的事迹,所记之事超过其他记录者的十倍、 百倍之多。范仲淹从吴郡(苏州)被召回, 于是就任宋仁宗的参知政事,他的德行与功业昌明盛大,是宋仁宗的重臣,(范仲淹去世后)整个国家都敬称他文正公, 从不用姓氏加以称呼。韦应物、 白居易、 刘禹锡三位吴郡太守遗留仁爱于后世, 百姓们也早已对他们进行祭祀追怀了,(那些文字)记录在之前的石碑上,(距现在)很久远了。王常侍、范仲淹的风范也是像这样,并且(他们) 对吴郡(苏州) 有恩德,应当同那三位贤人一样不被埋没,把他们作为无穷无尽的怀思,这就是这座纪念堂取这个名字的缘由。
(我)曾经认为读书人才华高一定自以为有才能,身处高位有些人会看不起其他官员,这是官场通行的毛病。洪公(吴郡太守洪遵), 是忠宣公的儿子,以博学宏词科的第一名被擢拔,(由此) 名满四海近二十年。已经入选翰林做学士,没过多久, (向皇帝) 请求卸任官职。(洪公)刚刚才到乡里,皇帝的诏书和左鱼也到了。乡人猜测洪公要去朝廷拜谒皇帝了,不能挽留洪公太长时间。然而在洪公刚到的那天, 他就询问乡里百姓的疾苦,他很谦卑,从来不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妄自尊大,多次跟从掌故吏拜访诸位先贤的之前的画像,(睹画思人)他们的丰功伟绩仿佛历历在目。洪公凭其在文道上的深厚造诣成为世人所倚重的杰出人才, 依旧对这五位先贤非常敬佩歆羡,想要去追寻学习他们施惠百姓的方法,给这里的百姓带来更多更长远的利益。他为民计民生往来奔波,去探望乡里,去催促官员们(为民办事)。才华高却不自认为贤能,处于高位却能与其他官员共进退,这是很高尚的品德啊。
这个纪念堂按理应当得到撰述记录,恰逢洪公派人来委托(我) 执笔记录这重要的时刻。我私下愿意称赞这座纪念堂来夸夸附近地方的百姓,这样也让这地方的百姓以先贤们为荣耀,于是没有推辞并答应了洪公指派的任务。
农历八月十六,州民左从事郎范成大撰述并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