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柯文编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庄君钧,字振和。乾隆初,刘公奉节巡修畿辅河道。君年十九,随幕府,数为刘公言水利事,刘公甚奇之。当是时,直隶总督高公某方举能任河工者,即上其名,补霸州判。卓异。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其历州郡皆有殊绩,而君性谦谨,未尝自言。
②及君之殁,而其子幼,无以知君之详,独得其卓卓称诵于人者三事。其一曰:磁州夏秋之间,水潦至,决溢四漫。濒河之吏岁赋帑筑堤而捍之。溃,又增焉,以为常。君至州,议曰:“水方悍而挠之以堤,是搏之也;请穿河引之,势必杀。”总督方公然之,如君所欲穿者,漳患大息。其二曰:漳之濒有弃地数千顷,故民田也,为水败,独其赋存,吏以敲扑责之。君请尽蠲之。民祠君于漳水上。其三曰:君始为大名府,岁大旱,君谒守道,请发粟赈。道曰:“太守擅之乎?咎谁执?”君曰:“府去省千里,文移往返,必旬月。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立檄大名元城,出谷四万石,与民,民无饿者。
③张惠言曰:君之子轸与予交,轸言君在东安时,民号哭而走送者,百里不绝。余以为世多言今之民情不如古,观于君,岂其然哉!惜乎,君之未得尽其所设施,而其事又不得而尽传之也。余尝游大名,大名之人,至今能道君之赈民粟也。
(节选自《茗柯文编》)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请穿河引之 (2)独其赋存
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势必杀( )
A.杀戮 B.抑制 C.激战 D.败坏
(2)太守擅之乎( )
A.自作主张 B.长于 C.占有 D.压倒
1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府去省千里,文移往返,必旬月,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
17.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
14.(1)穿:开挖。(2)赋:税收。 15. B A 16.州府距离台省一千里,文书往返,必定需要一月的时间。饥民很快将饿死,(发粮救济灾民),还说什么过错呢?请让我来承担责任。 17.①记叙庄钧为政的三件事情,赞颂庄钧的贤能;
②表达对庄钧不能尽展才华的惋惜;
③希望通过记录而让庄钧的事迹能够全部流传下来。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请允许我开挖河道来引导洪水。“穿”,开挖。
(2)句意:但那税收依旧保留着。“赋”,税收。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水势一定会被抑制住。“杀”,(被)抑制。
故选B。
(2)句意:太守想擅自行动吗?“擅”,擅自行动,自作主张。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去”,距离;“文移”,文书;“旬月”,一个月;“且”,将要;“何咎之云”,宾语前置,应为“云何咎”。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讲述庄钧为政的三件事:磁州平息水患、请求免去漳水边田地赋税、请求大名府发放粮食赈济灾民。作者通过记述这些事件赞颂庄钧的贤能。
文章第一段说“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其历州郡皆有殊绩,而君性谦谨,未尝自言”,可知庄钧为官很有才能,但他为人很谦虚,不曾夸耀自己的才能,且第二段说他去世的时候,孩子还很小,所以文章第三段说“而其事又不得而尽传之也”,可见作者希望通过记述这些事情,能够让庄钧的事迹流传下来。
文章第三段说“惜乎,君之未得尽其所设施”,庄钧没有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对此作者感到惋惜。
参考译文:
庄钧,字振和。乾隆初年,刘公出使巡视整修京城附近的河道。庄钧当时十九岁,跟随在刘公的幕府里,屡次给刘公进言有关水利方面的事情,刘公很惊奇。在这时,直隶总督高某正举荐能够胜任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立即向朝廷上报庄钧的名字,补任其为霸州州判。政绩突出。庄钧既明了熟悉水利方面的事务,又擅长治理百姓,他所治理过的州郡都有突出的成绩,但庄钧性情谦虚谨慎,不曾自己夸耀过功劳。
等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还年幼,无法详细了解庄钧的情况,只得到三件突出的被人称道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磁州夏秋之际,大水涌来,四下漫延,有时方圆几百里没有陆。当地的官吏,每年都收取财帛赋税,修筑堤坝抵抗洪水。堤坝决堤,就再增高它的高度,大家习以为常。庄钧到了磁州,建议说:“水势正汹涌时却用堤坝来阻拦,这是在和洪水拼斗啊,请允许我开挖河道来引导洪水,水势一定被抑制住。”总督方公认为他说得有理,按照庄钧所设想的开挖河道,漳水的祸患被平息了。第二件事:漳水边有弃掷的几千顷田地,原来是百姓的田地,被漳水破坏后,(田地无法耕种),但那税收依旧保留着,官吏用刑法责成百姓交赋税。庄钧请求全部免去了这些赋税。百姓在漳水边造祠堂纪念他。第三件事情:庄钧起初治理大名府,那年大旱,他去拜见道员,请求分发粮食救济灾民。道员说:“太守想擅自行动吗?出了问题谁担当?”庄钧说:“州府距离台省一千里,文书往返,必定需要一月的时间。饥民很快将饿死,(发粮救济灾民),还说什么过错呢?请让我来承担责任。”庄钧立即发文给大名元城,拿出四万石粮食,交给灾民。百姓没有挨饿的。
我说:庄钧的儿子庄轸和我是朋友,庄轸说在东安的时候,(等到庄钧离开大名的时候),哭喊着跑去送行的百姓,绵延一百里没断绝。我认为当今世上的人大多说现在的民情不如古代,从庄钧的事情来看,难道是这样的吗?可惜啊,庄钧没有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而他的事迹又不能全部流传下来。我曾经到大名去游玩过,大名的百姓至今还能说出庄钧救济灾民发放粮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