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谦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昔唐韩愈氏以为荀子书大醇小疵,逮宋,攻者益众。推其由,以言性恶故。余谓性恶之说,非荀子本意也。其言曰:直木不待檃栝①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性恶,必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夫使荀子而不知人性有善恶则不知木性有枸直矣然而其言如此岂真不知性邪?余因以荀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②,感激而出此也。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指趣,探圣门一贯之精,洞古今成败之故。而刻曩③之徒,诋諆横生,摈之不得与于斯道。余又悲荀子术不用于当时,而名灭裂于后世。顾其书仅有杨倞注,未为尽善,辄为《荀子集解》一书,管窥所及,间亦附载。
(节选自王先谦《荀子集解·序》,有删改)
【注】①檃栝,矫正木材弯曲的器具。②泯棼,亦作“泯芬”,纷乱的样子。③刻粟,亦作“刻核”,苛刻。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使荀子A而不知人性B有善恶C则不知木性D有枸直矣E然而其F言如此B岂真不知H性邪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在古代多指政治地位高或德行高尚的人,在材料一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曲,在材料一中是“弯曲的弧度”之意,与现在常用“是非曲直”的意思不相同。
C.感激,在材料二中是“感怀激愤”之意,与现在常用的“感激涕零”的意思相同。
D.明,指点明、使明白,与《师说》“吾未见其明也”中的“明”词义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靠礼义矫正,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素质,就像木材受绳而变得通直,性恶之人通过学习可成为智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B.荀子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强调向外界借助力量,即使资质平常之人,如能博取众长,也能聚万善于一身,成为高尚君子乃至后天圣人。
C.王先谦认为荀子提出“性恶论”并非不知人性有善恶之别,而是有感于时代动乱,百姓一直处于纷乱不定之中难有礼义,因而有此言论。
D.王先谦认为后世之人多对荀子有微词,甚至恶意攻讦,是因为他们秉性恶劣,没有圣王治理,缺乏礼义教化,不能深入理解荀子的学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昔唐韩愈氏以为荀子书大醇小疵,逮宋,攻者益众。
14.请概括王先谦写作《荀子集解》一书的原因。
答案:
10.CEG 11.C 12.D 13.(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
(2)以前的唐朝学者韩愈认为荀子的书大体纯正(完美)而略有缺陷,等到宋朝的时候,攻击荀子的人就更多了。 14.①感慨荀子学说不被时代重视,名声在后世学者中不显,甚至被误解。②遗憾《荀子》只有杨倞的注解,不够完善详尽,不利于儒学的传播。③赞赏荀子学说,高度肯定其儒学价值,因而为其书作注并集结成文。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假使荀子不知道人性有善恶,就不会知道木材的性质有弯直。即使这样但他还是主张性恶论,难道他真的不知道人的本性有善恶之分吗?
“人性有善恶”是“不知”的宾语,主语为“荀子”,在宾语后C处断开;
“矣”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E处断开;
“岂”是副词,表反问,一般在句首,前面G处断开。
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弯曲的弧度;无理。句意: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画的圆。/事情的对错、有理或无理。
C.错误。意思不同。感怀激愤;感谢。句意:感怀激愤之下说出这番言论。/因感谢而流泪。
D.正确。动词,点明、使明白;形容词,明智。句意:致力于指明其中的宗旨意义。/我没发现他有多明智。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是因为他们秉性恶劣,没有圣王治理,缺乏礼义教化,不能深入理解荀子的学说”错误,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属于张冠李戴,“秉性恶劣,没有圣王治理,缺乏礼义教化”是指百姓而非后世攻讦荀子学说之人。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上”“下”,向上,向下;“黄泉”,地下水;“一”,专一。
(2)“以为”,认为;“疵”,缺陷,毛病;“逮”,等到。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余又悲荀子术不用于当时,而名灭裂于后世”可知,感慨荀子学说不被时代重视,名声在后世学者中不显,甚至被误解。
②由原文“顾其书仅有杨倞注,未为尽善”可知,遗憾《荀子》只有杨倞的注解,不够完善详尽,不利于儒学的传播。
③由原文“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指趣,探圣门一贯之精,洞古今成败之故”可知,赞赏荀子学说,高度肯定其儒学价值,因而为其书作注并集结成文。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冰由水凝冻而成,但比水冷。木材直得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烘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木匠加工就变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更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远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实为“八”)条腿,还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材料二:
以前的唐朝学者韩愈认为荀子的书大体纯正(完美)而略有缺陷,等到宋朝的时候,攻击荀子的人就更多了。推究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他主张性恶说的缘故。我认为性恶说并非荀子的本意。他说:笔直的木材不需要经过矫木工具(的矫正)就是直的,是因为它的本性就是直的;弯曲的木头一定要依靠矫木工具进行蒸烤和矫正然后变直,是因为它本性就不是直的。现在的人品性恶劣,一定要等待圣明的君主治理,经过礼义的教化,这样以后才使人们都遵守社会秩序,合乎道德规范。假使荀子不知道人性有善恶,就不会知道木材的性质有弯直。即使这样但他还是主张性恶论,难道他真的不知道人的本性有善恶之分吗?我因而认为荀子生逢社会动乱的时代,百姓全都(生活在)纷乱不安之中(难有礼义),感怀激愤之下说出这番言论。荀子谈论治学治世之道,都把礼义之道作为旨归,反复推究审察,致力于指明其中的宗旨意义,探寻儒学一直坚持的精要之处,洞悉古今成败的原因。而苛刻指责的那些人,毁谤污蔑层出不穷,舍弃了真义是不能和荀子走在这(治学治世)之道上了。我又感慨(悲叹)荀子的学说不被当时之人重视,继而名声被后世之人毁坏。考虑到荀子的书只有杨倞的注解,许多地方还不完善详尽,于是写成《荀子集解》一书,一些鄙薄所见有时也附录记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