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神宗熙宁二年,以王安石参知政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
六、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神宗熙宁二年,以王安石参知政事。初,国用不足,安石曰:“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争议不已。
甲子,议行新法。安石与刘恕友善,欲引置三司条例,恕以不习金谷为辞,且曰:“天子方属公以大政,宜恢张尧、舜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利为先。”安石曰:“利以和义,善用之,尧、舜之道也。”
王安石既执政,吕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上疏言:“臣究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立异于人。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疏奏,帝方眷注安石,还其章疏。刑部刘述上疏曰:“安石任偏见而立新议,陛下不察而从之,遂害天下大公。先朝所立制度,自宜世守勿失,乃事事更张,废而不用,愿罢逐以慰天下。”安石欲置述于狱,司马光争之,乃贬知江州。
九月,行青苗法。欲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司马光谏曰:“惠卿憸巧,非佳士。使王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也。”帝言:“安石不好官职,自奉甚薄,可谓贤者。”光曰:“安石诚贤,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
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至是,应举入京师。安石问以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安石惊曰:“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召佃谓之曰:“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既而承之还,诡言民无不便,佃说遂不行。
帝谓王安石曰:“外人云,今朝廷以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安石曰:“陛下躬亲庶政,唯恐伤民,惧天变也。陛下采纳人言,事无大小,唯是之从,岂不恤乎!然人言固有不足恤者,苟当于义理,何恤乎人言!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
(取材于《宋史纪事本末》《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三司条例:即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临时设定的决策机构。②金谷:指钱财和粮食。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彼设法夺民                夺:剥夺
B.天子方属公以大政          属:委托
C.使王安石负谤于中外者      使:假使
D.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    质:验证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加赋而国用足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B.愿罢逐以慰天下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D.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方眷注安石,还其章疏
神宗正宠爱王安石,(就)将吕诲的奏章退还回去
B.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使农民得以按农时从事生产,而兼并的人便无法乘农民的急难(加以盘剥)
C.是乃所以致人言也
这就是你向人们传达言论的手段
D.陛下躬亲庶政,唯恐伤民
陛下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唯恐伤害百姓
13.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陛下采纳人言,事无大小,唯是之从,岂不恤乎!
 
14.人们评价王安石,多认为其诚贤,然亦有其失。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王安石的“贤”与“失”分别有哪些?(6分)
 
答案:
六、(共19分)
10.(3分)C(使:让,导致)
11.(3分)A(A.连词,表转折。B.连词,来;介词,凭借。C.介词,从;介词,到。D.副词,竟然;副词,才。)
12.(3分)C(这便是招致人们议论的原因)
13.(4分)陛下采纳人们的谏言,事情无论大小,只要是正确的就一定会听从,怎么能说不顾虑呢!
(评分参考:“无”“是”“恤”“唯是之从”各1分。意思对即可。整体句意通顺即可。)
14.(6分)答案要点:
王安石之“贤”:①通过改革,为国理财,力图解决国用不足的境况。②试图通过改革,扩大积蓄、平稳物价,减轻百姓所受的盘剥之苦。③不重个人名利,生活节俭。④不顾虑不合道义的“人言”,不死守“祖宗之法”,勇于变革。
王安石之“失”:①在改革中刚愎自用,打击异己,把别人的谏言当作邪说。②不辨忠奸,任用吕惠卿等奸邪小人。③推行新法的方法不当,导致新法干扰百姓,违背初衷。
(评分参考:王安石之“贤”4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王安石之“短”2分,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起初,国家财用不足,王安石说:“国家财用不足,是因为未得到善于为国家理财的人才的缘故。善于为国家理财的人,不用增加赋税却可使国家财用充足。”司马光说:“天下怎么会有如此的道理?天地所生产的财货百物,不在百姓手中,就在官府,你设法剥夺百姓,其危害比加重赋税还严重。”两人争议不止。
甲子日,商议推行新法。王安石与刘恕交好,想把他引进三司条例司任职,刘恕以不熟悉钱粮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说:“天子正把国家大政委托给相公,应弘扬尧、舜之道来辅佐明主,不应当把利放在首位。”王安石说:“利是用来调和义的,善于运用利,便是尧、舜之道。”
王安石执政以来,吕诲说他不通晓时事,重用他是不合适的。吕诲进呈奏章说:“臣考究王安石的事迹,他并无远大的谋略,唯独追求重制变更,标新立异。臣私下为此忧虑,使天下百姓遭殃的,定是此人。”奏章呈上,神宗正宠爱王安石,(就)将吕诲的奏章退还回去。刑部的刘述进呈奏章说:“王安石用偏见而立新议,陛下不明察却听从王安石,这样就会有害于天下的公平。先朝所立的制度,自应世代遵守勿失,而王安石却事事变更,废止而不用,希望罢免驱逐王安石来安慰天下。”王安石想要将刘述下狱问罪,司马光为刘述力争,于是贬刘述为江州知州。
九月,实行青苗法。想借以扩大积蓄,平稳物价,使农民得以按农时从事生产,而兼并的人便无法乘农民的急难(加以盘剥)。王安石推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司马光进谏说:“惠卿逢迎谄媚,并非好人。使王安石在朝廷内外受到诽谤的,都是吕惠卿所造成的。”神宗说:“安石不喜好官职,自己生活节俭,算得上是贤者。”司马光说:“王安石确实是贤者,但他的性情不通晓时事而又刚愎自用,这是他的短处。又不应当信任吕惠卿,吕惠卿是真正的奸邪之人,是为王安石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而王安石又努力实行他的谋划,所以天下一并指责他们二人为奸邪之人。”
山阴人陆佃曾跟随王安石学习经学,至此,应科举入京师。王安石问他新政的情况,陆佃说:“新法并非不好,但推行的情况不能同当初的意图一致,反而干扰百姓。”王安石惊讶地说:“怎么竟然这样!等我与惠卿商议此事。”安石又询问外界的舆论,陆佃说:“外界有很多人认为相公拒绝接受劝谏。”王安石笑着说:“我怎么是拒绝劝谏,只是邪说往来纷纷,全都不足一听。”陆佃说:“这便是招致人们议论的原因。”第二天,王安石叫陆佃并对他说:“已经派遣李承之到淮南验证追究(真相)了。”不久李承之还京,谎报百姓没有不感到便利的,陆佃的说法于是不被施行。
神宗对王安石说:“外界有人说,现在朝廷认为天象的变化不值得畏惧,人们的议论不必顾虑,祖宗的规矩也不一定效法。”安石说:“陛下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唯恐伤害百姓,这就是畏惧天变。陛下采纳人们的谏言,事情无论大小,只要是正确的就一定会听从,怎么能说不顾虑呢!然而有的言论确实不值得顾虑,如果所作之事合乎道义准则,又何必在乎别人的怎么说!至于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则本来就应当如此。”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纪事本末·浚六塔二股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蜀盗之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宗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和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顺昌柘皋之捷》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拒命》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吴玠兄弟保蜀》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北伐更盟》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纪事本末·郝经之留》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岳飞规复中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帝遣曹彬等将,兵伐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平荆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拒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代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