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传习录·答欧阳崇一》《张子正蒙注·诚明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材料一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真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材料二: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仁义,天德也。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喻,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之所以贼道。
因理而体其所以然,知以天也;事物至而以所闻所见者证之,知以人也。通学识之知于德性之所喻而体用一源,则其明自诚而明也。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通事物之理、闻见之知与所性合符,达所性之德与天合德,则物无小大,一性中皆备之理。性虽在人而小,道虽在天而大,以人知天,体天于人,则天在我而无小大之别矣。
(节选自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A日用B之间C见闻D酬酢E虽千头万绪F莫非良知之G发用H流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酬酢,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酬指向主人敬酒,酢指向客人敬酒。
B.莹,意思是清楚,与成语“清莹秀澈”“如玉之莹”中的“莹”意思不同。
C.喻,意思是知晓,与《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的“喻”意思相同。
D.贼,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损害毁弃,文中的“贼道”即损害道义。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认为,孔子说自己没有知识,其实是说除良知之外没有别的知识;致良知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
B.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应只专研于见闻的细枝末节,否则寻求到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故致良知可摒弃见闻。
C.王阳明认为,关于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的问题,欧阳崇一认识得十分清楚,此番讨论对大家也很有好处。
D.王夫之认为,致良知需要身体力行,偶然的见闻并非真正的妙悟,真诚聪明的人的本性与天德没有大小之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
(2)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
14.两则材料在看待“良知”的问题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0.CEF(虚词“盖”在此处作句首发语词,其后不断开;“日用之间”意为“在日常生活之中”,句意完整,其间不应断开;“见闻酬酢”为并列短语,其间不应断开;“发用流行”意为“发挥和流传”,作“良知"的谓语,该两处皆不断开。故C、E、F三处断开。原文标点为: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
11.A(酬指向客人敬酒,酢指向主人敬酒。)
12.B(“故致良知可摒弃见闻”理解错误。由材料一“其真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可知,致良知并不能摒弃见闻,只是不要把见闻当作主要的内容)
13.(1)如果说致良知是从见到的和听到的事中求得的.那么它的意思就是把致良知和见闻分成两件事了。(“若”意为“如果”;“求之见闻”省略介词“于”;“二”数词作动词,意为“一分为二”;各1分,句意1分。)(2)人性中本来就有并且自己也知道,没有不好的行为就是所说的良知。并不是听到的看到的浅显知识。(“固”意为“本来”;第一个“而”意为“并且”;“善”形容词作名词,意为“善良的行为”;各1分,句意1分。)
14.同:两则材料都认为良知并非来源于见闻。(1分)异:材料一认为致良知是做学问的关键;(1分)材料二认为诚明是天赋予的最基本的良知。(1分)(由材料一“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及材料二“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良知不是来源于见闻。由材料一“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可知,材料一认为做学问的关键是致良知。由材料二“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仁义,天德也”可知,材料二认为诚明是良知的基本,而且是天赋予的。)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良知(天生的智慧)不是由见闻产生的,但是见闻无一不是良知的运用。所以良知不会停滞在见闻上,也不会与见闻分离开来。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其实是说)除良知之外再没有其他的知识了。所以.致良知是学问的关键,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现在如果专门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探求,就是丢弃了关键,寻求的只是次要的东西了。最近在志同道合的人中,大家大概没有不知道致良知的学说了,但是他们的功夫里还有许多糊涂的地方,正好是缺你这一问了。
大致说来,在学问上下功夫要恰当地把握住关键。如果把致良知当作关键,那么凡是多闻多见,也无一不是致良知的功夫。因为在日常生活之中,见闻应酬,虽然千头万绪,也无一不是良知的发挥和流传;去掉那些见闻应酬,也就没有良知可以致了,所以这些只是一件事罢了。如果说致良知是从见到的和听到的事中求得的,那么它的意思就是把致良知和见闻分成两件事了。这和专门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探寻知识虽然有所区别,但也同样地没有领会精一的宗旨。“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然说“择”,又说“识”,可见良知也在其间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了,但是它的用意还是专门在多闻多见上去选择、认识,就已经失去关键了。你对这个地方已经认识得十分清楚,今天的这个问题,正是为了阐明致良知的学说,对大家有很大的益处。只是语意表达不大清楚,难免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所以不得不精心体察。
材料二:
内心真诚并且通达而学到的知识就是天赋予的良知,仁爱和正义是天的德性。人性中本来就有并且自己也知道,没有不好的行为就是所说的良知。并不是听到的看到的浅显知识。行动达不到,身体不能体验,心里不明白,偶然听见一位老师的话语,看见一个事物的智巧,于是自己认为是绝妙的领悟,这就是小智慧损害道义的原因。
根据道理体悟它为什么是这样的,是天德的智慧;凭借看见的和听见的证实出现的事物,是凡人的智慧。从德性明白通晓学识的智慧并且体悟运用于一体,那么其中的聪明就自然真诚而且清楚了。所说的真诚聪明.的人,本性与天德,没有看到有大小的区别。通晓事物的道理,听说的看见的智慧与本性相互印证,达到本性德性与天德相统一,那么事物就没有大小,一切事物中都存在这样的道理。本性即使在人这里而变得小,道义即使在天那里而变得大,凭借人德知晓天德,通过人体悟天德,那么对于我而言就不存在大小的区别。
 


相关文言文练习
《传习录·答欧阳崇一》《张子正蒙注·诚明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吴氏浩然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竹鹤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才子传·戎昱》阅读练习及答案
《龙图燕公肃雅多巧思》《徐州莲华漏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楚元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齐书·苏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春秋·内篇·第十九》《吕氏春秋·知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在厄》《韩非子·显学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顺昌传》《五人基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潜夫论·赞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非子·十过》《战国策·韩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裴行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文公谈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王羲之》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钟同传》 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公讳荩卿,字翊明,世为清江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桐叶封弟辩》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传习录》(看书不能明,如何)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苏辙、苏轼《六国论》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书·萧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帝说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重修六合县儒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君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两浙观风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陈处士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答聂文蔚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书黄梦星卷》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