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孔子家语·执辔》《魏郑公谏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
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
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
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怀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无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而丰其年。
“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莫知念忠,俱无道故也。今人言恶者,必比之于桀纣,其故何也?其法不听,其德不厚。故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升闻于天,上帝降之以祸罚,灾害并生。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
(节选自《孔子家语·执辔》)
材料二:
(唐)太宗曰:“周、孔儒教,非乱代之所行;商、韩刑法,实清平之粃政。道既不同,固不可一概也。”公(魏征)对曰:“商鞅、韩非等,以战国纵横,间谍交错,祸乱易起,谲诈难防,务深法峻刑以遏其患,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
太宗御太极殿,大赦,因谓侍臣曰:“为君极难,法若急,恐滥及善人;法若宽,则不肃奸宄。宽猛之间,若为折衷?”公对曰:“自古为政者,因时设教。若人情似急,则济之以宽;如有宽慢,则纠之以猛。时既不常,所以法令无定。”
(节选自《魏郑公谏录》)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人A言B五帝三王者C其盛D无偶E威察F若存G其故H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敢于,与《〈老子〉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的“敢”词义相同。
B.壹,统一、使一致,与《大学之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的“壹”词义不同。
C.恶,厌恶,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恶其声而然”中的“恶”词义相同。
D.固,实在、确实,与《五石之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中的“固”词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闵子骞在赴任之前,向孔子询问治理民众的方法,孔子运用对比等手法非常巧妙地作出了解答。
B.从“上帝俱歆”“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来看,孔子有迷信思想,把治平的希望寄托于上帝。
C.唐太宗认为时代特点不同,是实施周公、孔子的方略还是商鞅、韩非的方略来治理不能一概而论。
D.唐太宗认为国君很难控制法律的标准,法律太严或太宽都会造成恶果,最好是将它们调和适中。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
(2)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
14.对于治国,孔子和魏征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0.CEG    11.A    12.B    13.(1)所以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2)这是暂且用来拯救当时的权宜之计,本来也不是实现教化的普遍方法。    14.①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国。②魏征认为治理国家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孔子与闵子骞的对话,以及唐太宗与魏征的讨论,探讨了治国之道。孔子强调以德法为治国之本,认为德法结合能使民心和顺,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则认为治国应因时制宜,法令需根据时代特点调整,魏征补充道,宽猛相济是治国的关键。两者都强调治国需灵活应变,结合德法与刑法,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的深刻性和实用性。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
“人”是主语,“言”是谓语,“五帝三王”是宾语,中间不断开,“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其后C处断开;
“其盛无偶”也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其后E处断开;
“威察若存”主谓宾齐全,其后断开;“其……何”是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其前G处断开。
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敢于”错,应该是谦辞,冒昧地/敢于。句意:请问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执政的呢?/来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B.正确。统一、使一致/全部、一律。句意: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全部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C.正确。都是“厌恶”。句意: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不是讨厌他的哭声才这样的。
D.正确。都是“实在、确实”。句意: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先生确实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孔子有迷信思想,把治平的希望寄托于上帝”错。本文中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理天下,并非把希望寄托于天帝,之所以说“上帝俱歆”“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是为了强调采用德政和法制就会治理得好,能够国运长久百姓安乐。不能将其理解为迷信思想。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口无声”,不用吆喝;“应”,应和;“策”,鞭子;“极”,达到。
(2)“所以”,用来……的;“权”,暂且;“致化”,实现教化;“通轨”,大路,这里指“普遍的方法”。
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根据“以德以法”“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等可知,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国。
②根据“自古为政者,因时设教”“时既不常,所以法令无定”可知,魏征认为治理国家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闵子骞任费地长官时,向孔子请教孔子治理百姓的方法。
孔子说:“用德政和法制。德政和法制是治理百姓的工具,就好像驾驭马用勒口和缰绳一样。国君好比驾马的人,官吏好比勒口和缰绳,刑罚好比马鞭。君王执政,只要掌握好缰绳和马鞭就可以了。”
闵子骞说:“请问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执政的呢?”
孔子说:“古代的天子把内史作为帮助自己执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当做马的勒口,把百官当做缰绳,把刑罚当做马鞭,把万民当做马,所以统治天下数百年而没有失误。善于驾驭马,就要安正马勒口,备齐缰绳马鞭,均衡使用马力,让马齐心合力。所以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善于统治民众,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谐。所以法令不用重复民众就会服从,刑罚不施行天下就会得到治理。因此天地也认为他有德,万民也乐于服从。天地之所以认为他有德,万民之所以乐于服从,因为各种政令美好,民众就会交口称赞。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的法制完备,他们的德政深厚,所以一想起他们的德政,必然会称赞他们个人,朝夕为他们祝祷。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知道了都很高兴,因此让他们国运长久而年成丰收。
“不擅长治理百姓的人,他们丢弃了德政和法制,专用刑罚,这就好比驾驭马,丢弃了勒口和缰绳,而专用棍棒和马鞭,控制不好是必然的。驾驭马没有勒口和缰绳,而用棍棒和马鞭,马必然会受伤,车必然会毁坏。没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家必然会灭亡。治理国家而没有德政和法制,民众就没有修养;民众没有修养,就会迷惑不走正道。这样,天帝必然认为这是扰乱了天道。如果天道混乱,就会刑罚残暴,上下相互奉承讨好,没人再考虑忠诚信义,这都是没有遵循道的缘故。现在人们说到恶人,必定会把他比作夏桀、商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制定的法令不能治理国家,他们的德政不厚。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没有不叹息的,会朝夕诅咒他们。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不会免除他们的罪过,降下灾祸来惩罚他们,灾难祸害就会一起发生,(因此灭绝了他们的朝代)。所以说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众的根本方法。”
材料二:
太宗说:“周公和孔子的儒家教化,不适用于动乱的时代;商鞅和韩非的刑法,确实是清平时期的粗糙政策。因为治国之道不同,确实不能一概而论。”魏征回答说:“商鞅、韩非等人,由于战国时期各国纵横捭阖,间谍交错,祸乱容易发生,欺诈难以防范,所以他们采用严厉的法律和刑罚来遏制这些祸患,这是用来拯救当时的权宜之计,本来也不是实现教化的普遍方法。”
太宗来到太极殿,大赦天下,因此对侍臣说:“做君主极为困难,法律如果过于严厉,恐怕会误伤好人;法律如果过于宽松,就不能肃清奸邪。在宽和严之间,如何折中呢?”魏征回答说:“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人,都是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如果人心显得急躁,就用宽松来调和;如果有宽松懈怠的情况,就用严厉来纠正。因为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孔子家语·王言解》《贞观政要·论政体》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贤君·哀公问政于孔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抱补子·勖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孔子家语·刑政第三十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初仕》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子家语·正论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辩物》《颜氏家训·书证》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史记·卫康叔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进言解》《商君书·错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入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夫子受食》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闲居,曾参侍》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辩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贤君》《说苑·君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焉》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见罗雀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入官·女子必自择丝麻》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文侯置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颜回》阅读练习及答案
《子路问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在厄》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孔子家语·孔子北游于农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子家语·在厄》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