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故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评陈白阳画
陈白阳画山水六幅,所谓意到之作,未尝有法而不可谓之无法也。倪伯远持视,世长相与绝叫“奇特”。予非知画者,忽然见之,亦觉心花怒放,因与伯远、世长究问今人不及古人处,其说不能一。予笑曰:“自白阳此等画出,所以今人不及古人也。”两人莫对。予曰:“今日但见白阳意到之作,淡墨淋漓,纵横自在,便失声叫好,不知其平日经几炉锤,经几推敲,大山长水、丘阜溪壑,一一全具于胸中,不差毫末,然后抛却影像,振笔直遂,所以方尺之纸,势若千里,模糊之外,具诸生韵,所谓死骷髅上活眼再开者也。今人写得一草一木一壑一丘,未有几分相似,便从古人意到之作学起,都成淡薄,了无意致,又何怪□!”
(乙)苏东坡悬壁观帖
坡翁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此中有人、有我,所谓学不纯师也。又尝有句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古人用心不同,故能出人头地。
16.可填入甲文结尾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乎 B.也 C.矣 D.哉
17.甲文否定今人对古人的“意到”之作的模仿,与乙文赞赏苏东坡对古人字帖的“心摹手追,得其大意”,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18.请你评析乙文中所提倡的“学不纯师”的思想。
答案:
16.D 17.不矛盾。甲文反对不求学习基本功,一味模仿高境界的艺术创作,是没有根基,欲速则不达;乙文是指把握古人书法中的“神”,它们是两个概念。 18.“学不纯师”意思就是指学习并不单纯是向老师学习,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这种对艺术学习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新颖的,对我们现代的学习也是有启发的。评价理由:因为艺术讲究独创性,不能一味摹仿。
【导语】文章通过甲乙两个片段探讨艺术创作与学习的不同途径。甲文中对陈白阳画作的评析,强调创作需扎实的基础和自我风格,而非盲目模仿“意到”之作,批评了今人浅尝辄止的模仿。乙文则描绘苏东坡通过“心摹手追”获得创作大意,赞扬了不拘泥于师法、追求天真烂漫的创作态度。两者共同反映一种艺术学习中对个性与传承的思考,强调深入学习并追求自我突破的重要性。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本处句末为感叹号,所以这句话表示感叹的语气。“乎”表示疑问的语气,“也”“矣”表示陈述语气,只有“哉”表示感叹的语气。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与评价的能力。
原文“今人写得一草一木一壑一丘,未有几分相似,便从古人意到之作学起,都成淡薄,了无意致”译为,今人画得一草一木、一山谷一山丘,没有几分相似,就从古人意趣达到的作品学起,都变得淡薄,没有一点儿意趣情致。由此可知,甲文反对不求学习基本功,一味模仿高境界的艺术创作,这是没有根基的,欲速则不达。
由原文“坡翁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此中有人、有我,所谓学不纯师也”可知,苏东坡学习书法,曾经将古人的字帖悬挂在墙壁上,观察字帖中字的形态举止和动静,心中描摹、手上追仿,从而领会其中的大致意趣。这里面既有人家的东西,又有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所说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以某一个人为师。所以,乙文中苏东坡是把握了古人书法中的“神”。
所以,两者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概念。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观点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由原文“坡翁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此中有人、有我,所谓学不纯师也”可知,苏东坡学习书法,既观察古人字帖,心中描摹、手上追仿,又从中领会其中的大致意趣。这里面既有人家的东西,又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学不纯师”意思就是指学习并不单纯是向老师学习,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
这种对艺术学习的思想认识是深刻的,新颖的,对我们现代的学习也是有启发的。在新时代,我们不能要传承,也要创新,在学习别人的时候,还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别人之所长化为自己的,才能有所创新。
评价理由:艺术之所以会成为艺术,是因为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译文:
(甲)评陈白阳画
陈白阳画了六幅山水图,这是所谓意趣达到的作品,未曾有固定的法则却不能说没有法则。倪伯远拿着这些画给人看,世长一同大声赞叹 “奇特”。我不是懂得绘画的人,忽然看到这些画,也觉得心情愉悦无比。于是和伯远、世长探讨如今的人比不上古人的地方,他们的说法各不相同。我笑着说:“自从白阳画出这样的作品,这就是如今的人比不上古人的原因。” 两人没有回答。我说:“如今只看到白阳意趣达到的作品,淡墨挥洒,纵横自如,就情不自禁地叫好,却不知道他平日里经过多少次锤炼,多少次推敲,高山长河、山丘土阜、溪流山谷,一一全都完整地存在于心中,没有丝毫差错,然后抛开具体的影像,挥笔直接画下去,所以在一尺见方的纸上,气势如同千里之遥,模糊之处,具有各种生动的韵味,这就是所说的在死骷髅上再次睁开活眼。如今的人画得一草一木、一山谷一山丘,没有几分相似,就从古人意趣达到的作品学起,都变得淡薄,没有一点儿意趣情致,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乙)苏东坡悬壁观帖
苏东坡学习书法,曾经将古人的字帖悬挂在墙壁上,观察字帖中字的形态举止和动静,心中描摹、手上追仿,从而领会其中的大致意趣。这里面既有人家的东西,又有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所说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以某一个人为师。他又曾经有诗句说:“诗不求工巧字不求奇特,天真烂漫是我的老师。” 古人用心各不相同,所以能够超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