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史记·蔡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於途。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於秦,应侯内惭,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闻,使人召蔡泽。入,则。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比干忠而不能存殷,子胥智而不能完吴,申生孝而晋国乱。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天下以其君父为僇辱而怜其臣子。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功已成矣,而逐以车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免会稽之危,以亡为存,因辱为荣。卒擒劲吴,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此所谓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返者也,范蠡知之,超然辟世。今君相秦,计不下席,坐制诸侯。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愿君孰计之!”应侯曰:“善。”后数日,入朝,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足以寄秦国之政,敢以闻。”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逐拜为秦相,东收周室。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B. 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C. 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D. 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釜鬲泛指炊具。釜圆底而无足,鬲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柳宗元《非国语》“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中与本文中的“釜鬲”均为此意。
B. 揖为古代的拱手礼。亦称执手,根据对象不同,执手时有高、平、下之别。
C. 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因封于申,也称申胥。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以为伍子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将其赐死。
D. 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的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五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泽善于抓住时机,扭转局势。他在四方游说处处碰壁之时,打听到应侯因保荐郑安平、王稽犯重罪而心感惭愧,便果断向西入秦。
B. 蔡泽长于舆论造势,巧用激将。他派人用言语激怒应侯,顺利获得了被召的机会。
C. 蔡泽善于举例说理,多例并举。他用商秧、吴起、大夫种的例子说明了“成功之下,不可久处”的道理,劝应侯功成自退。
D. 蔡泽深晓进退盈缩,与时变化。成功说服范雎让贤之后,他乘势而进,做了秦相;后遭人忌恨,怕有祸患,主动请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2)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足以寄秦国之政,敢以闻。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应侯于是就责问他说:“你曾扬言想要取代我做秦相,难道有这样的事吗?”
(2)有一个刚从崤山以东来的客人叫蔡泽,完全可以将秦国的政事寄托在他身上,我冒昧地向您禀报。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还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这段话的大意是:消除了井田制,来安定百姓的事业,统一百姓的习俗,鼓励百姓耕作,使土地发挥效益,一家不操二业,努力种田积贮粮食,平时演练军事战阵,因此军队发动就能扩展领土,军队休整就可使国家富足,功业告成,结果身遭车裂而死。
“决裂阡陌”是指废除井田制,商鞅废除井田制的目的是“静生民之业”和“一其俗”,意思是安定百姓的事业,统一百姓的习俗;其中,“一”是数量词活用作动词,“统一”的意思,“俗”是“一”的宾语,排除AB;“一室无二事”是说一家不操二业,都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力田蓄积”意思是努力种田积贮粮食。经过分析,断句如下: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蓄积/习战陈之事。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B项,“揖”,古人作揖是拱手而非执手,执手和现在的握手相似。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A项,“应侯因保荐郑安平、王稽犯重罪”理解有误,犯重罪 是郑安平和王稽,而非“应侯”。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因,于是;让,责备;宣言,扬言;相,做相;宁,表示反问,难道。
译为:应侯于是就责问他说:“你曾扬言想要取代我做秦相,难道有这样的事吗?”
第二句得分点:山东,崤山以东;敢,谦辞,冒昧;闻,使动,可直译为“禀报、报告”;“客新有从山东来者”,定语后置,译为“有位刚从崤山以东来的客人”。
译为:有位刚从崤山以东来的客人叫蔡泽,完全可以将秦国的政事寄托在他身上,我冒昧地向您禀报。
 
译文:
蔡泽,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他打听到在秦国宰相范雎因为自己保荐的郑安平、王稽都犯下重罪而心感惭愧,便向西来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应侯,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蔡泽回答说:有啊。范雎说:“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比干忠心耿耿却不能保住殷商,伍子胥多谋却不能保全吴国,申生孝顺却让晋国大乱。这些都是忠诚的臣子、孝顺的儿子,反而让国家祸乱灭亡,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父亲听取他们的声音,因此天下人都认为这样的国君和父亲是可耻的,而怜惜同情他们这些臣子和儿子。商鞅、吴起、大夫文种作为人臣,他们是正确的;他们的国君,是错误的。所以,世人称说这三个人尽了忠孝之功却没有蒙受恩德,您难道还羡慕他们不遇明主而无辜死去吗?商鞅为秦孝公制法令昭示全国,禁止奸邪的根源,消除了井田制,来安定百姓的事业,统一百姓的习俗,鼓励百姓耕作,使土地发挥效益,一家不操二业,努力种田积贮粮食,平时演练军事战阵,因此军队发动就能扩展领土,军队休整就可使国家富足,功业告成,结果身遭车裂而死。吴起为楚悼王制定法令,兵力震动天下,威势令各诸侯国臣服。功业告成,可是最后惨遭肢解而死。大夫文种替越王做长远打算,解除了会稽的危难,转亡为存,转辱为荣(采用屈降计策来图谋生存,借着君臣受辱而求得复国的光荣),终于灭掉了强劲的吴国,使越国成为霸主,功业彰明而获得信任,可是勾践最终忘恩负义把他杀了。这就是所说的只能伸直而不能屈曲(能伸不能屈),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的人,范蠡明白这个道理,超然避世。现在您任秦国相国,出计不必离开座位,坐而指挥即可控制诸侯。您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送回相印,把它让给贤能的人,自己隐退而隐居山林观览流水,一定有伯夷正直廉洁的美名,长享应侯爵位。希望你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应侯说:“好的。”几天之后,应侯上朝,对秦昭王进言说:“有一个刚从崤山以东来的客人叫蔡泽,完全可以将秦国的政事寄托在他身上,我冒昧地向您禀报。”秦昭王便召见了蔡泽,同他谈话后,很喜欢他,授予他客卿之位。范雎趁机托言有病请昭王允许他归还相印。秦昭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向东灭掉了周朝。蔡泽在秦国做了几个月的相国,就有人说他的坏话,中伤他,蔡泽害怕被杀,于是就托言有病归还相印,秦昭王封他为纲成君。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世家·郑》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孝文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李斯列传》三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吕不韦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刘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准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乐毅列传·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平准书第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鲁仲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苏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李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平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田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田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戎王使由余于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牧守边》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淮阴候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鲁仲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张廷尉释之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三王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朝鲜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燕召公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史记·张骞出使西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叔孙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乐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司马穰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张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卫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穰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苏秦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曹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灌将军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老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彭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货殖列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春申君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货殖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公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