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程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2分)
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圣人可学而至与? 曰:然。学之道如何? 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
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其好之笃,学之之道
也。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顺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故曰:颜子之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
或曰:“圣人,生而知之者也。今谓可学而至,其有稽乎?” 曰:“然。孟子曰:‘尧、舜,性之
也,汤、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学而知之者也。”又曰:“孔子则生而知
也,孟子则学而知也。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
诸外,以博文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也。”
(取材于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性凿矣     凿:被更改,被破坏
B.出处语默必于是     出处:来源,根据
C.不勉而中                 勉:尽力,努力
D.其有稽乎                稽:查考,考证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  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而为学之道遂失
B  .圣人可学而至与
其本也真而静   
C . 愚者则不知制之
所异于圣人者  
D  .非礼勿视
非化之也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的,而为学之道的核心是正心养性。
B.作者认为有觉悟的人能用情感来引导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生邪解之心。
C.作者认为颜子没有达到圣人境界的原因是他只能谨守,还不能达到化境,
D.作者认为不修本性而追求博文强记,巧文丽辞,是无法学得圣人之道的。
8.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颜渊是如何修习仁道的。(3分)
颜渊问仁。子日:“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子日:“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5.(3分)B(进退)
6.(3分)A  
7.(3分)B(觉者用本性来控制引导情感)
8.(3分)要点:
①坚持克制、约束自己的情绪、行为,达到礼的要求。(2分)  
②安贫乐道。(1分)
评分标准(关键词):坚持(一贯、始终)(1分),约束(克制)自己(1分),安贫(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孔子只称赞颜回好学。《诗经》《尚书》六艺等,三千弟子不是没有学习并贯通。如此说来那么颜回所独自喜好的,是什么学问呢?程颐回答说:是通过学习达到圣人境地的学问啊。
有人问:圣人也可以通过学习达到吗?程颐回答说:是的。有人又问:学习圣人之道的方法是什么呢?程颐回答说:天地间储存着精气,汇聚了五行中灵秀之气而生的是人。人的天性是真且静的,人尚未生长时五种善性就具备了,叫做仁义礼智信。当人的形体形成以后,外物刺激人的形体而触动人的内心。人的内心被触动,那么七情也就产生了,叫做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感炽烈以后人心就更加摇荡,人的本性就被破坏了。因此有觉悟的人约束自己的感情使之合于中道,匡正自己的内心,养护自己的本性,所以称作“性其情”(用本性控制引导情感)。愚钝的人却不懂得约束自己的感情,放纵自己的情感以致到了乖戾不正的地步,束缚了本性而使之丧失,所以称作“情其性”(用情感控制引导本性)。君子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先使内心明白,知道养护的对象,这样之后努力践行以求达到目标,这就是前人所说的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使自己达到诚的方法,在于坚信圣人之道的笃诚。信道笃诚那么实行时就果决,实行得果决那么守持得就牢固:仁义忠信不离开自己的内心,匆忙仓促中一定这样,颠沛流离中一定这样,出入进退言谈缄默时也一定这样。长久保持而不丢失,就会安稳地置身于仁义忠信之中,举止容仪、交际应酬全都符合礼的要求,那么乖戾不正的想法也就不会自己产生了。
因此颜回所做的,就称作“违背礼的现象不看,违背礼的声音不听,违背礼的言辞不说,违背礼的行为不做。”这就是他爱好圣人之道的笃诚,学习圣人之道的方法。看听说做都合乎礼,与圣人不同的地方是,圣人是无须思考就言语行动得当,不用努力就从容中正,举止舒缓不迫,合乎中庸之道,颜回却一定要经过思考后才能言语行动得当,一定要努力后才能做到中正。因此说:颜子与圣人相比,相距一息之差,他没能达到圣人境界的原因是只能谨守圣人之道,还没有到化境的地步。凭他的好学之心,如果再让他多活几年,不久就会达到化境了。
有人说:“圣人是天生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现在说可以通过学习而到达圣人的境界,难道有什么根据吗?”程颐回答说:“是的。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性之’,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反之’,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 又说:“孔子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孟子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后人不能通达事理,认为圣人本是生而知之的,不是通过学习做到的,于是为学之道便丧失了。现在人们的学习不是向自己的本性求得修养,而是向外界寻求知识,把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擅长文辞、对偶词句当作专长,使自己的言辞华丽,这种人少有能学得圣人之道的。那么今人的学习内容,与颜回所喜爱的学问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张孝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实与梁上君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之《骂鸭》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世家·郑》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讳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劭《人物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万里《诚斋集》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炎《竹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圣叹《快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杂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重修望海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阅读练习及答案
《乌脚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上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辙《上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二)《论圣学无妨于举业》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程颐《养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