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
二十六年,献公卒。 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 荀息曰:“死吾君而杀其孤,吾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里克曰:“子死,孺子废,焉用死? ”荀息曰:“昔君问臣事君于我,我对以忠贞。 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 ?虽死,焉避之? ”杀奚齐、卓子及骊姬①,而请君于秦。 既杀奚齐,荀息将死之, 人曰:“不如立其弟而辅之。”荀息立卓子。 里克又杀卓子荀息死之。
秦穆公使公子絷吊公子重耳于狄,曰:“得国常于丧,失国常于丧。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公子其图之!”重耳告舅犯。 舅犯曰:“不可。 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孰仁我? 人实有之,我以缴幸,人就信我 ,不仁不信,将何以长利? ”公子重耳出见使者曰:“重耳身亡,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位、又何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再拜不稽首,起而哭,退而不私。 公子絷退,吊公子夷吾于粱,如吊公子重耳之命。公子夷吾出见使者,再拜稽首,起而不哭,退而私于公子絷曰:“亡人苟入扫宗庙,定社稷,亡人何国之与有 ?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城五。 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君之尘垢者。 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不敢当公子,请纳之左右。
公子絷反,致命穆公。 穆公曰:“再拜不稽首,不没为后也。起而哭,爱其父也。退而不私,不没于利也。”公子絷曰:“君若求置晋君而载之置仁不亦可乎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天下则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进退。”是故先置公子夷吾。
(节选自国语·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材料二:
《春秋》之法,未逾年之君称矛。 至里克杀奚齐,避此正辞而称君之子。晋,《春秋》之同姓也。 骊姬一谋而三君②死之,天下之所共病也。 本其所为为之者,蔽于所欲得位而不见其难也。 《春秋》疾其所蔽,故去其正辞,徒言君之子而已。 若谓奚齐曰:嘻嘻! 为大国君之子,富贵足矣,何必以兄之位为欲居之,以至此乎云尔。 录所病之辞也。 故痛之中有痛,无罪而受其死者,申生、奚齐、卓子是也。
(节选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注】①骊姬:晋献公宠妃,奚齐之母,陷害太子申生,致使曰生自杀。 ②三君:指申生、奚齐、卓子三位公子。
10、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君若求置 A 晋君 B 而载之 C 置仁 D 不亦可乎 E 君若求置 F 晋君 G 以成名 H 于天下 I 则不如置 J 不仁以猾其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孺子,指幼儿、儿童,也可以指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在本文申指的是后者。
B.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庶人无庙等,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C.疾,指忧虑、忧愁,与“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斧楫普文之事》)中的“疾”字词义相同。
D.徒,指只、只是,与“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徒”字词义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献公去世后,里克打算杀掉奚齐,事先去探询荀息的态度,荀息表达了自己忠诚于国君的观点,表示要为奚齐而死,不会随从作乱。
B.公子重耳接受舅父看法,认为自己逃亡在外,对国人来说谈不上仁德,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拒绝秦公子絷发出的回国继位的邀请。
C.公子夷吾见到前来吊慰的秦公子絷后,首先主动提出回国继位,请求秦国帮忙,答应给秦国献上城池、黄金等,愿意为秦君效劳。
D.董仲舒认为三君之死的责任在骊姬身上,奚齐则是无罪的,但是奚齐受了蒙蔽,所以奚齐虽然做过国君,《春秋》中不称他君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言既往矣,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 ?虽死,焉避之?
(2)重耳身亡,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位,又何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14、在和公子奚齐、公子夷吾的比较中,可看出公子重耳有着怎样的“仁德” 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CEI
12C “首先主动提出回国继位”错误,由文中“吊公子夷吾于梁, 如吊公子重耳之命"可知,是秦主动提出让公子夷吾回国继位一事的。
13、(1)我的话已经说出口了,怎么能既要践行诺言而又吝惜我的生命呢?即使是死,我又怎么能逃避践行诺言呢?(2)我是流亡在外之人,父亲死了都不能列于哭丧位置,参与葬礼,又怎么敢有其他想法以玷辱秦君的义举呢?
14、①不贪图君位而辱没自己; ②爱自己的父亲; ③不汲汲于私利。(3分,每点1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