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元和四年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贪污僭侈。丁卯,贬凭临贺尉。宪宗命尽籍凭资产,李绛谏曰:旧制,非反逆不籍其家。上乃止。元和五年,以王锷为河东节度使。上左右受锷厚赂,多称誉之,上命锷兼平章事。权德舆曰:“唐兴以来,方镇非大忠大勋,则跋扈者。今锷既无忠勋,朝廷又非不得已,何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元和六年,宦官恶李绛在翰林,以为户部侍郎,判本司。上问绛:“故事,户部侍郎皆进羡馀,卿独无进,何也?”对曰:“守士之官,厚敛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犹共非之。况户部所掌,皆陛下府库之物,给纳有籍,安得羡馀!若自左藏输之内藏以为进奉,是犹东库移之西库,臣不敢踵此弊也。”上嘉其直。上问宰相:“为政宽猛何先?”权德舆对曰:“秦以惨刻而亡,汉以宽大而兴。太宗观《明堂图》,禁杖人背,是故安、史以来,屡有悖逆之臣,皆旋踵自亡,由祖宗仁政结于人心故也。然则宽猛之先后可见矣。”上善其言。以卢坦为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户坦曰:“陛下既使有司验之,又使品官继往,岂大臣不足信于品官乎!臣请先就黜免。”上召泰昕还。秋,九月,富平人梁悦报父仇,杀秦杲,自诣县请罪。敕:“礼、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宜令都省集议闻奏。”职方员外郎韩愈议,以为:“盖以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复仇,则人将倚法专杀。宜定其制曰:‘凡复父仇者,事发,具申尚书省集议奏闻,酌其宜而处之。’”敕:“梁悦杖一百,流循州。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告泗州刺史薛赛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
B.或告泗州刺史薛赛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
C.或告泗州刺史薛赛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
D.或告泗州刺史薛赛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壬戌,干支纪日,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含义相同。
B.翰林,文章和辞采荟萃之地,后指翰林院或翰林官员,文中指翰林院。
C.品官,古代官职分九品,泛指有品级的官员。唐代称宦官为“品官”。
D.流,刑罚名,流放,指把罪犯放逐到边远的地方,“徙”也有此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得通过贿赂皇帝身边的人被任命为平章事。权德舆认为王锷没有大的功勋,并且行为跋扈嚣张,反对这一任命。
B.皇帝责问户部侍郎李绛为何没有依照惯例进献额外税收,李绛向皇帝揭示了其中存在的弊病,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C.权德舆用秦亡汉兴的历史和唐太宗禁止杖打脊背的事例,指出施行仁政有利于国家,阐明宽厚比严厉重要的道理。
D.梁悦为父报仇,杀死秦呆,主动请求治罪。皇帝认为礼教和法令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将案件交给都省讨论上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绛谏曰:“旧制,非反逆不籍其家。”上乃止。(4分)
(2)守土之官,厚敛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犹共非之。(4分)
14.处置梁悦报父仇一案难在哪里?(3分)
 
 
答案:
10.D [解析]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使,有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验,未返,上迟之,使刘泰昕按其事。
11.A [解析]《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干支纪年。
12.A [解析]王锷“行为跋扈嚣张”错误。
13.(1)李绛劝谏说:“按照旧例,不是谋反叛逆的罪行,就不没收罪犯的家产。”皇上才停止。【评分标准】4 分。旧制:按照旧例;反逆:谋反叛逆;籍:没收;乃:才。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2)守卫疆土的官员,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来换取私人的恩惠,天下的人们尚且共同非难他们。【评分标准】4 分。敛:征收;市:换取;非:非难,非议;“厚敛于人”,介宾结构后置。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4.(1)①如果依法从严处置,就会伤害孝子心意,也违背先王的遗训;(2 分)②如果处置过轻,就会导致人们擅自杀人。(1 分)【评分标准】3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元和四年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劾京兆尹杨凭贪污、过度奢侈。丁卯,贬杨凭为临贺尉。宪宗命令全部没收杨凭的资产,李绛劝谏说:“按照旧例,不是谋反叛逆的罪行,就不没收罪犯的家产。”皇上才停止。元和五年,任命王锷为河东节度使。宪宗身边的人收受了王锷丰厚的贿赂,大多称赞他。宪宗让王锷兼任平章事。权德舆说:“唐朝兴起以来,藩镇节度使不是特别忠心或立有大功的,就是骄横跋扈的。现在,王锷既没有显示忠心建立勋劳,朝廷也不是迫不得已,为什么要急着将这个官职给予他呢!”皇上才停止。元和六年,宦官厌恶李绛在翰林院,使他担任户部侍郎。宪宗责问李绛:“依照惯例,户部侍郎都要进献额外税收,唯独你不进献,为什么呢?”李绛回答说:“守卫疆土的官员,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来换取私人的恩惠,天下的人们尚且共同非难他们。”何况户部掌管着的,都是陛下府库中的财物,支出与交纳都有登记,怎么会有额外的税收?如果将财物从左藏库转移到内库,作为进献的供物,这就如同将财物从东边的库房搬到西边的库房,我不敢沿袭这种弊病。”宪宗嘉许李绛的耿直。宪宗询问宰相:“治理国家宽厚与严厉哪个居于首位?”权德舆回答说:“秦朝因残酷苛刻灭亡,汉朝因宽和大度兴盛。太宗观看《明堂图》,禁止杖打犯人的脊背,因此安史以来,屡次出现悖乱忤逆的臣子,都很快灭亡了,这是由于祖宗的仁政维系着人心的缘故啊。既然这样,那么宽厚和严厉哪个更重要就知道了。”宪宗认为他的话很对。任命卢坦为判度支。有人告发泗州刺史薛謇在担任代北水运使时,有一匹不同寻常的好马,却没有进献上来。事情交给度支查问,命令巡官前去验察,尚未返回,宪宗嫌事情办得太慢,便让刘泰昕按察此事。卢坦说:“陛下已经让主管部门验察此事,却又让宦官前往,难道大臣比宦官还不值得相信吗!请让我先来接受罢免吧。”宪宗将刘泰昕传召回来了。秋季,九月,富平人梁悦为父亲报仇,杀死了秦杲,自己到县衙请求治罪。敕书称:“礼教与法令两事,都是帝王实行教化的重大根据,应该让都省召集有关人员讨论上报。”职方员外郎韩愈议论,认为:“如果不允许为父报仇,便伤害了孝子的心意,而且违背了先王的遗训;如果允许报仇,那么人们将依仗法令擅自杀人。应该制定制度:‘凡是为父亲报仇的案件,事情发生后,应当详细地申报尚书省,由尚书省召集有关人员谈论上报,斟酌合适的办法来处理。’”宪宗敕令:“对梁悦处以杖刑一百,流放循州。”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纪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冬,先零、沈氏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八·上神采英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魏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吐蕃自恃其强》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休为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刘黑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敬玄之西征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春,三月,乐成》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张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