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端沐赐,卫人,字子贡。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子贡曰:“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吴王大说,乃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史记·端沐赐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B.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C.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D.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即鲁国,周朝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B.千乘,一千辆兵车。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十人,步卒七十二人。
C.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D.《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
B.子贡没有颜回贤能,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子贡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
C.子贡成功劝说田常停止伐鲁,吴国与齐国在艾陵交战,吴国大败齐国。
D.子贡这一次出使,影响到了很多诸侯国,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
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1)子贡曰: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
(2)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14、子贡成功保全鲁国有哪些原因?试结合全文分析。(3分)
答案:
10C 11B “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配甲士三十人”错,应为“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三人”12B “子贡没有颜回贤能”错误,由原文“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可知,这是子贡自我陈述,应该是子贡谦虚的说法。13、(1)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你的呀。
(2)他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14、(1)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2)孔子相信子贡能解国难;(3)子贡利用其它诸侯国急于争霸及诸侯国之间的仇怨矛盾心理,挑起了吴国和齐国的战争,化解了鲁国的国难。
参考译文:
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
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子贡说:“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你的呀。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子贡游说吴王说:“如今,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再独自占有千辆战车的鲁国,和吴国来争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况且去援救鲁国,是显扬名声的事情;攻打齐国,是能获大利的事情。名义上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阻阨了强齐的扩张,这道理,聪明人是不会疑的。”吴王特别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难以忍受;现在大王果真能出兵辅佐吴王,以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宝物来获取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辞尊他,以表示对他的礼敬,他一定会攻打齐国。如果那场战争不能取胜,就是大王您的福气了。如果打胜了,他一定会带兵逼近晋国,请让我北上会见晋国国君,让他共同攻打它,一定会削弱吴国的势力。他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越王非常高兴,答应照计行动。子贡回报吴王说:“我郑重地把大王的话告诉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说:‘我很不走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不自量力,触犯吴国而获罪,军队被打败,自身受屈辱,栖居在会稽山上,国家成了荒凉的废墟,仰赖大王的恩赐,使我能够捧着祭品而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怀,怎么另有其他的打算!’”吴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吴王就是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子贡因而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那场战争吴国不能取得胜利,越国必定会趁机扰乱它;和齐国一战取得了胜利,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晋非常恐慌,说:“那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
吴王果然和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齐军打得大败,果然带兵逼近晋国。吴晋两国争雄,晋国人攻击吴国,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江去袭击吴国,直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吴国,和越国军队在五湖一带作战。多次战斗都失败了,连城门都守不住了,于是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方。
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子贡擅长囤积居奇,贱买贵卖,随着供需情况转手谋取利润。他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曾出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家产积累千金,最终死在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