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5、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援疑质理 质:质疑 B.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C.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 D.腰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佩戴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共6分,每小题3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本文讲述了作者自己“嗜学”的故事,其中对借书、抄书、求师经历及求学过程之艰苦的描写,具体又生动,读来画面如在眼前。
B.“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一句中“乡之先达”与作者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先达的倨傲粗暴,衬托出作者的谦卑恭敬。
C.在作者看来,求学就要忘记生活的艰辛,专注于学习,心中拥有能够感到快乐的事情,自然就会忘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了。
D.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平易亲切。作为一篇赠序,主要是用来鼓励马生勤奋学习的,作者却先从自己谈起,由己及人,匠心独运。
【乙】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8、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9、【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不可直接摘抄原文)(3分)
选文 |
关键信息 |
学习建议 |
前提条件 |
【甲】 |
业精德成 |
① |
热衷于学习 |
【乙】 |
养心探道 |
第一条建议:② 第二条建议:③ |
全身心投入学习 |
答案:
15A
16、(1)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7B 此处对比突出了作何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
18D 句意“你正值青春年少,志气刚强,若能经常如此,只要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就可以收到成倍的效果”。
19、①专心致志地学习 ②要主动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③要排除外界的各种诱惑,静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