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是日,帝留安石坐,因言: “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者,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耳。”帝曰: “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注]”安石曰: “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初,帝欲用安石, 谓之曰: “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故流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耳。 ”帝曰:“然则卿所设施,以何为先?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 ”帝深纳之。 甲子,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刘述率刘琦、钱觊共上疏曰: “安石执政以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陛下欲致治如尧、舜,而安石操管、商权诈之术,规以取媚,遂与陈升之合谋,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开局设官,用八人分行天下,惊骇物听,动摇人心。”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景温雅善安石。先是安石独对,曰: “陛下知今日所以纷纷否? ”帝曰: “此由朕置台谏非其人。”安石曰:“陛下遇群臣无术数,失事机别置台谏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于是专用景温。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材料二:
王安石之入对,首以大言震神宗。 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 夔、稷、 契,彼魏征、诸葛亮者,何足道哉? ”夫使尧、舜而生汉、唐之后邪,则有称孔明治蜀、 贞观开唐之政于前者,尧、舜固且揖而进之,以毕其说,不鄙为不足道而遽斥之。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方步而言趋,方趋而言走,方走而言飞; 步趋犹相近也,飞则固非可欲而得者矣。故学者之言学,治者之言治,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我察其情,与缁黄[注]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
[注]1.四凶,指四个不受舜帝统治的部落首领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2.缁黄,缁,原意是黑色; 黄,原意为黄色。因古时候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此处“缁黄之流”代指“佛教道教的信徒”。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 (3分)
失事机A别置B台谏官□恐□但如今日错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其所以为尧、舜也”与《师说》 “其皆出于此乎”的“其”用法不相同。
B.一,全,都,与《兰亭集序》 “若合一契”的“一”意思相同。
C.震,使……震惊,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寡人之耳者”的“闻”用法相同。
D.方,正在,与《屈原列传》 “方正之不容也”的“方”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与宋神宗讨论治国之道,他希望宋神宗学习尧、舜,而非效仿刘备和唐太宗。王夫之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的“大言”。
B.王安石认为宋神宗不必羡慕唐太宗有魏征、刘备有诸葛亮辅佐。在王夫之看来,是因为王安石没有宽广的胸怀和细致的考察态度。
C.王安石认为不相信经术可以用于处理政务的儒家学者大多是庸人,因此深受神宗赞赏。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
D.刘述联合刘琦、钱觊向神宗上书,认为王安石执政期间不顾他人意见,轻易变更法令制度,动摇人心。王夫之对此则未置一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
(2) 我察其情,与缁黄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
14.王夫之强调王安石“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材料一有哪些事件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 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
10. ACF
11. B
B项,“若合一契”的“一”是数词,一个。A项,“此其所以为尧、舜也”的“其”是代词,指做到惩杀四凶行为的尧、舜;“其皆出于此乎”的“其”是副词,表示估计、推测的语气,译为大概。C项,“闻寡人之耳者”的“闻”是“使……听到”,与加点字“震”同属于使动用法。D项,“方正之不容也”的“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端方的人。
12. C
C项错,宋神宗所赞赏的并非“王安石认为不相信经术可以用于处理政务的儒家学者大多是庸人”这个观点,而是“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的观点。故选C。
13.(1)假使让四凶能任意进谗陷害,那么皋陶、夔、后稷、契,难道也肯苟且地拿着俸禄来过尽一生吗?(谗慝:名词作动词,进谗陷害;苟:苟且;终:形容词作动词,过尽,过全。)
(2)我考察其中的情形,与佛教道教的信徒推崇他们的始祖来树立该宗教的风尚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察:考察、考量;推高:推崇、尊重;无以:没有(什么)。)
14. ①王安石以尧舜之道诱导神宗明确用人标准。
②刘述等人指责王安石并非真正学习尧舜之道,而是实行权诈之术,谋求私利。
③在变法中未实行尧舜之道,而是排除异己,劝导神宗专任景温。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这天,神宗留下王安石侍坐,于是(神宗)说:“唐太宗要得到魏征,刘备要得到诸葛亮,这样之后可以有所作为。”王安石说:“陛下果真能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那必然会有皋陶﹑夔﹑后稷、契这样的贤臣;果真能成为殷商高宗那样的明君,那必然会有傅说这样的贤臣。那二人(魏征、诸葛亮),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凭借广大的天下,却常常担心没有人可以辅佐治理国家,因为陛下选择人才的方略不明确,推广诚意不彻底,即使有皋陶、夔、后稷、契、傅说那样的贤臣,也会被小人遮蔽,藏身退隐而离开啊。”神宗说:“什么时代没有小人?即使是尧、舜时代也不能避免没有四凶这样的小人。”王安石说:“只有能够辨别四凶并惩杀他们,这样做才是成为尧、舜的原因。
假使让四凶能任意进谗陷害,那么皋陶、夔、后稷、契,难道也肯苟且地拿着俸禄来过尽一生吗?”起初,神宗想重用王安石,对他说:“别人都认为爱卿只知道经术,不通晓世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正是用以经管世务,只是后世的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所以世俗的人认为经术不可以施行于世务。”神宗说:“那么,爱卿施政,以什么为先呢?”王安石答:“改变风俗,建立法度,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事。”神宗深深赞同此看法。甲子年,创设规划三司条例司,掌管经营筹划国家大计,筹议改革旧法来通达天下的利益,命令陈升之、王安石统领这件事。
刘述率领刘琦、钱觊共同上书道:“王安石执政以来,只顾随着自己的意见轻易地变更法令制度,陛下想要达到天下治平如尧、舜,而王安石操管仲、商鞅的权诈之术,用献媚讨好来(为自己)规划,于是与陈升之合谋侵夺三司的财政大权,夺取为自己的功劳,开建官署,设置属官,任用八人分别巡行天下,骇人听闻,动摇人心。”当时王安石坚决改革法度,且神宗对他的信任更加专一,同僚中没有一个人敢与他抗争。王安石排除异己,数月之内,台谏官全部空缺。谢景温平素与王安石交好。之前王安石单独应对神宗,说:“陛下知道今日议论纷纷的原因吗?”神宗说:“这是由于朕安排的台谏官不得其人。”王安石说:“陛下对待群臣没有权术策略,误失了成事的机会,另外安排台谏官,恐怕只如现在这样对待,也不能避免议论纷纷。”于是只任用谢景温。
材料二:王安石入宫回答神宗的询问,首先用夸大的言辞使宋神宗震惊。说:“陛下果真能成为尧、舜这样的明君,那必然会有皋陶﹑夔﹑后稷、契这样的贤臣,那魏征、诸葛亮,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假使尧、舜生于汉代、唐代之后,那么在前面就会有称道孔明治理蜀地、贞观开创唐盛世的人,尧、舜一定坚持对说这话的人行礼进用,让他们充分论述完成这个说法,不会鄙视(孔明、唐太宗的治国)是不值得称道的并且马上斥责不用。使心胸宽大来包容天下的人,就不会看见天下的细小;使内心冷静而对天下进行细密观察的人,就看不到天下的粗疏。正在慢走时却说快走,正在快走时却说快跑,正在快跑的时候却说飞行,慢走快走好像还相近,飞行本来就不是想要就能够实现的了。所以学者说学问,治国的人说治国,遵奉尧、舜作为使人心服的目标,我考察其中的情形,与佛教道教的信徒推崇他们的始祖来树立该宗教的风尚是没有(什么)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