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明史·于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于谦,字延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等谋迎立襄王子。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B.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C.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D.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扈跸,扈,随从;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文中指于谦跟随皇帝征伐。
B.北狩,指到北方狩猎或向北进军,文中是皇帝被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
C.壬午,文中指某一日,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
D.弃市,指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的一种刑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谦巡视地方,一心为民办事。他巡视江西,昭雪冤囚;奏报陕西祸害百姓的官吏;巡抚河南山西,注重调查,积极建言。
B.于谦反对南迁,尽心守卫京师。他极力反对徐理南迁的建议,认为京师是国家根本,不应重蹈宋朝的覆辙,应尽心守卫。
C.于谦性格刚直,受到权贵怨恨。他轻视怯懦的大臣及勋旧贵戚,对他不满的人很多;徐理和石亨也出于不同原因怨恨他。
D.于谦清正廉洁,堪为官员表率。他奉行节俭,住宅简陋却没有接受皇帝赏赐的府第;被抄家时,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4分)
(2)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4分)
14.于谦被判处极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D. 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11.C.  “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错误,用来记录日序的单位有六十个。
12.D. “没有接受皇帝赏赐的府第”错。
13.(1)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
【评分标准】4分。用事:掌权;适:恰巧;忤:忤逆;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定语后置,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
【评分标准】4分。失律:违反法律;宥:宽恕;逞:放纵;乐:喜欢。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于谦被诬陷谋划重立太子,以及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
【评分标准】3分。答出“被诬陷”2分,分析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考中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他跟随皇帝征伐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皇帝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词正气刚强,声色威严激烈。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说罪该万死。皇帝十分高兴。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的囚犯数百人。上疏奏报陕西诸处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皇帝下诏派御史逮捕他们。于谦越级升迁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达官所,轻装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情况,了解所应当创建和革除的,马上写好奏疏言明其事。起初,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于谦进入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自举荐他人代替自己。案件交给法司,被判处死罪,于谦被关在监狱里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自己的失误,于谦得到释放,贬官为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天,也先大举入侵,皇帝亲自征讨。等到皇帝陷落在土木堡,京城大为震惊,大家不知道怎么办。郕王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势就去了,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郕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议于是确定。这年八月,离上皇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也先看见中原无隙可乘,更加想求和,请求让上皇回去。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上皇,皇帝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它,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终于迎接上皇返回,这都是于谦的功劳。于谦自己奉行俭朴节约,所居住的房子只能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皇帝很了解于谦,他所建议上奏的没有不听从的。任用一个人,必定要悄悄地询问于谦。对于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于谦内心很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徐珵因为建议南迁,被于谦斥责。从此改名为有贞,渐渐升官任用,曾切齿痛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徐有贞等人已经迎接上皇再次登上皇位,宣告训谕大臣完毕,马上捉拿于谦关进监狱。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合谋奸邪之事,重新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等人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都御史萧惟祯判决案件,判处死刑。丙戌年改元天顺,丁亥年于谦被杀害。到登记没收他的所有财产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正室的锁很坚固,打开一看,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衣、剑器。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体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吕大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费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李文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刘球传》《明史纪事本末·麓川之役》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徐光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户韵》《程本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黄孔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杨继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张居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开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大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马孟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一)
《明史·金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马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万元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胡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徐九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世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杨守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林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熊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邹维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明史·本纪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周敬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诈疾平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戚继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明史·刘熙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金兴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朱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李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任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俞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魏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齐之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秦良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赵南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翁大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程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