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武进龚明府之官序
(南唐)徐铉
①古人有言,士君子志竟既立,名誉不闻,盖朋友之过也。呜呼!予於龚生有之。始予居献纳之地,生已为赤县尉。尝窃议谓生宜参谏垣宪府之任,而未果拔茅之志,遽为赋鵩之行。生不旋踵亦左授天长用武之地。朝廷置建武军于其所,使为将者治之,习兵与儒,其志不通也。处长与佐,其势不钧也。军市之征,日困於民。王泽之流,不被于俗。及生之至,官联始举。删烦革弊,丕变旧风。逾年告归,举邑之民,相率遮道不听去。乃潜匿佛庙室中,耆耋辈索而获焉,扶之上车,拥之而还,竟不得已中夜而遁。异哉!遗爱之风若此,考功之吏弗闻。丙寅岁,予避兵于池阳,遇生侍亲郡中,勉之东下。是时甘泉有烽火之急,天子下哀痛之诏。予谓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悬。而出入三年,始为武进宰。噫!非朋友之过乎?
②尝试论之曰: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何足算哉!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则百里之广,千室之富,斯可矣。与夫扬孟之徒,坎坷闾巷,垂空言于後世者,不犹愈乎?行矣龚生,苟有良田,何忧晚岁。赠言之要,其过此乎?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乎B.耶C.焉D.矣
23.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立下远大志向,但是声名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扬,大概是因为在交朋友上有过失。
B.龚明任期满了之后,按照惯例归去,但是当地百姓不舍得他离开,最后他选择留任。
C.作者认为龚明以实干恩泽百姓,比“扬孟之徒” 更有意义价值,不必在意声名显赫。
D.作为一篇赠序,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自信,认为没有其它的赠序能够超越它了。
24.从句式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
25.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
22.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虚词含义并辨析用法的能力。
A.“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表示揣度,跟“吧”相同;表示祈使,跟“吧”相同;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形容词或副词后缀;表感叹,跟“啊”相同,语气强烈。
B.“耶”:文言助词,相当于“吗”“呢”。
C.“焉”: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表示肯定的语气。
D.“矣”:用在句末,陈述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跟“了”相同;表示感叹,语气轻微。
语境中是陈述已然情况兼轻微的感叹,填“矣”。
故选D。
23.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
A.“大概是因为在交朋友上有过失”错误。根据“盖朋友之过也”分析应该是说朋友的过错,暗指没有帮忙引荐传诵。
B.“最后他选择留任”错误。根据“竟不得已中夜而遁”分析,最后他还是离开了。
D.“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自信”错误。根据“其过此乎?”分析,“此”并非作者的赠言,而是龚生留下的“道”,即“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中的“泽”“教”
故选C。
24.整散结合(反问句式),强调只要自己有才华,追求自身品德的高洁,不必在意那些功名富贵,只要是对百姓有益的,不必在意官位有多大多高,实干比空言好,表达了作者对龚明的赞赏和前往任职的美好祝福与鼓励。读来有音韵美和节奏感,朗朗上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段落句式特点的能力。
结合“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何足算哉!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则百里之广,千室之富”,可见大量使用了整齐句式,结构对称,音韵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整句和散句结合,行文富有变化,避免单调乏味感。“何足算哉!”“不犹愈乎?”“其过此乎?”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启发读者思考,强调只要自己有才华,追求自身品德的高洁,不必在意那些功名富贵。“与夫扬孟之徒,坎坷闾巷,垂空言于後世者,不犹愈乎?”使用了对比衬托法,突出观点立场:只要是对百姓有益的,不必在意官位有多大多高,实干比空言好,表达了作者对龚明的赞赏和前往任职的美好祝福与鼓励。
25.表达对龚明为官才能和政绩的肯定与赞赏;对龚明远行任职的祝福与鼓励;对自己未能尽到朋友之力的遗憾与自责;对真正有才能和高尚德行的人得不到重用的不满与愤慨。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写作意图的能力。
结尾段“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何足算哉!苟泽及于民,教被於物,则百里之广,千室之富,斯可矣。与夫扬孟之徒,坎坷闾巷,垂空言于後世者,不犹愈乎?行矣龚生,苟有良田,何忧晚岁。赠言之要,其过此乎?”中表达对龚明为官才能和政绩的肯定与赞赏。
结合“予避兵于池阳,遇生侍亲郡中,勉之东下。是时甘泉有烽火之急,天子下哀痛之诏。予谓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悬。而出入三年,始为武进宰。噫!非朋友之过乎?”表达对龚明远行任职的祝福与鼓励;对自己未能尽到朋友之力的遗憾与自责。
结合“生不旋踵亦左授天长用武之地。朝廷置建武军于其所,使为将者治之,习兵与儒,其志不通也。处长与佐,其势不钧也”“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可见对真正有才能和高尚德行的人得不到重用的不满与愤慨。
参考译文:
古人说,有道德品行的士大夫确定志向最终实现后,名誉没有彰显出来,大概是朋友的过错吧。唉,我对于龚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了。我起初居住献纳这个地方,龚生已经担任赤县尉了。我私下里议论说龚生有能力担任参谏垣宪府的职务,但最终没有实现引荐他的志向,就遭遇了仕途的厄运。龚生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贬官天长这个用武的地。朝廷在天长这个地方安置的是练习武功的军队,让担任将领的训练这些士兵武功,儒生练习武功,志向自然不能顺利通达。所在之处与自己的长处不适合,这种形势是不利。军中市场征税严重,导致百姓一天天地越发困顿不堪。帝王的恩泽制度这类的,不能够广泛实施于世俗。等到龚生到了这个地方,才开始实行官吏联合治事的举措。废除繁杂的事务革除一些弊端,陈旧的风俗得以大变。一年期满后离职,全县的百姓,一个接一个地拦在路上不让离开。于是藏在佛庙室内,年纪大的长辈们还是找到了他,扶他上车,簇拥着回返,最终不得已选择在夜间逃离。太奇异了!留下仁爱于民间达到这样的境界,考查官吏政绩功勋从来没听说过像龚生这样的。丙寅年,我在池阳躲避战乱,在郡中遇到龚生,鼓励他向东去赴任。这时候甘泉战事告急,天子下达了令人哀痛的诏书。我认为龚生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实现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来解救天下的危险困境。如此有才有品的龚生,却离开朝廷在外为官长达三年,最后才做到了武进宰的职务。唉,这难道不是我这个朋友的过错吗?
我曾经试着谈论过:有没有才能在我自己,用不用在于时机。有道义存在的地方,那个人才能高贵显赫起来。功名宠爱利禄,不值得一提呀!如果恩惠能够施及百姓,教诲思想被人接受,那么百里广的范围,千家的富有,这样也是可以的。与扬雄班固这类的相比,在乡里民间困居,只在后代留下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还是有所超越吗?龚生即将向东赴任了,如果有良田,何愁晚年。赠言的要旨,难道有超过这个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