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奎《柳南随笔》
(2023·山东济南历下区·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久之,三百里内外,悉习其事矣。按《小尔雅·释名》及《孔丛·广服篇》,皆云麻、纻、葛谓之布。又《盐铁论》云:“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①丝,其余则麻、枲②而已,故名曰布衣。”可见麻与纻,葛三者之外,古者别无所谓布也。夫以麻为衣则不能御寒;以麻著袍,则不能生暖。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③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道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
【注释】①衣(yì):穿。②枲(xǐ):麻类植物的纤维。③殆:大概。
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夫 以 麻 为 衣 则 不 能 御 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久之,三百里内外,悉习其事矣。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黄道婆死后,后世为她立祠祭奠。
参考答案:
1.夫 以 麻 为衣 /则 不 能 御 寒。 2.时间长了,(方圆)几百里的人,都在学习(使用)她的方法。 3.示例:因为黄道婆教给百姓杆弹纺织之法,使既可御寒又可生暖的棉布成为天下百姓的主要衣料,所以人们为她立祠祭奠。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如果以麻为衣服,就不能抵御寒冷。“则”是连词,于是、就。
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夫以麻为衣/则不能御寒。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
久之:时间长了;悉习:都学习;事:方法。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③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道婆一人”可知,在黄道婆传授人们制作弹棉、纺织技术之前,人们只能穿麻布等不能御寒的衣物,黄道婆教给百姓弹棉纺织之法后,老百姓才能穿上御寒保暖的衣服,棉布自此成为天下百姓的主要衣料,黄道婆为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她死后人们为她立祠祭奠。
参考译文:
有一个老妇人叫做黄道婆,从崖州(今海南)来到松江府,教给人们制作弹棉、纺织的工具。时间长了,方圆三百里的人,都在学习使用她的方法。按照《小尔雅·释名》及《孔丛·广服篇》(两本古籍)解释,都说“布”只是麻、纻、葛(麻布)做的。还有《盐铁论》上说,古人老后穿丝织品,其余的,都不过是穿麻布而已,因此,老百姓又叫“布衣”。可见。除了麻、纻、葛三者之外,古代再没有其它的什么“布”。如果以麻为衣服,就不能抵御寒冷,以麻穿袍,就不能生暖。现在棉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料,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螺祖同等的祭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