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徐渭《友琴生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友琴生说   (徐渭)
(1)陆君以清才少年入国子1,宜其一意干禄之文2也。顾嗜古,已即能为古诗文。又嗜琴,久之得其趣,益与之狎,视琴犹人也。行则囊以随,止则悬以对,忧喜所到,手出其声,若与之语,因自呼曰“友琴生”,人亦以友琴生呼之。
(2)余客金陵,友琴生则访余,问以说。余尝见人道友琴生曩客杭,鼓琴于舍,忽有鼠自穴中,蹲几下久不去,座中客起喝之,愈留,此与伯牙氏之琴也,而使马仰秣者何异哉3?夫声之感人,在异类且然,而况于人乎?又况得其趣者乎?宜生之友之也。
(3)生请益4,予默然,生亦默然。顷之曰:“似得之矣,然愿子毕其说。”余曰:“生诚思之,当木未有桐时,蚕不弦时,匠不斫时,人具耳而或无听也,是为声不成时。而使友琴生居其间,则琴且无实也,而安有名?名且无矣,又安得与之友?则何如?”君复默然,若有所遗也。已而曰:“得之矣,乃今知于琴友而未尝友,不友而未尝不友也。”余曰:“诺。”
【注】1国子:即国子监。古时的最高学府。2干禄之文:为取得官俸所作之文。
3该句指春秋时伯牙鼓琴时,身旁的马仰首而听。
4益:文中指进一步作出解释。
22、“金陵”是            的旧称之一。(1分)
23、对第二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鼠与马听琴都是因为琴声感人而留恋、仰首。
B、琴声感人,动物都能心有感应,更何况是人呢?
C、作者认为,陆君是能真正懂得琴声之趣味的人。
D、作者赞同陆君与那些能听懂琴声的人结为朋友。
24、赏析第一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5、分析第三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4分)
(1)                                                                       
                                                                               
(2)                                                                      
                                                                            
26、概括徐渭借“友琴生说”所阐述的道理。(2分)
                                                                    

答案:

1.(1分)南京
2.(2分)D
3.(3分)整散结合,“行则囊以随,止则悬以对”为整句,句式整齐,后三句为散句,自由灵活,强调陆君爱琴;整句与散句混排,使文章节奏明快,收放自如,错落有致。
4.(4分)①第一处画线句:反复,陆君原本寄望“我”做进一步解释(作一点赞美之词),而“我”选择“默然”,不再溢美(陷入沉思也可),促使陆君也“默然”进行反思(1分),使文意转折,引出下文关于“名”与“实”进一步论述。(1分)②第二处画线句:与上文“生亦默然”层义上形成递进(1分),陆君对“我”的论述有所预料,但任然陷入深深思考。(1分)
5.(2分)有名者未必有实,未有名者未必没有其实。(自称琴友者,而那些栽桐、制弦、造琴者,他们没有以琴友自诩,但他们未尝不是琴真正的知心朋友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崔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张孝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实与梁上君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本末·削夺诸藩》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之《骂鸭》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世家·郑》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君讳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劭《人物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叶伯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西番诸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万里《诚斋集》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炎《竹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圣叹《快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苑·杂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重修望海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阅读练习及答案
《乌脚溪》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上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苏辙《上高县学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二)《论圣学无妨于举业》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借竹楼记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渭《西施山书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渭《豁然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