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战国策·秦策五》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
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主虑之而不取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 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遇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谩无礼于宋溪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土二诸侯以朝天子王孟津,后子死,自布冠而拘于秦。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今王破宜阳,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西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阳侯之塞;取黄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使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奉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此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铩∶糖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B.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C.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D.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与“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与“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
C.会稽,古郡名,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中的“会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D.“自布冠而拘于秦”与“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两句中的“拘”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诗经》中“摩不有初,鲜克有终”,引出始与终的话题,劝谏秦王在取得胜利后,要戒除骄傲的心理,做到善始善终。
B.智伯瑶、吴王夫差、梁君开始都取得了很大的战功,但是在胜利之后开始骄纵,最后都被对手杀死,只有善始没能善终。
C.劝诫人认为,秦王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威震诸侯之后,如果谨慎到底,王霸之业指日可待;否则,就会后患无穷。
D.齐国、宋国在秦、楚、魏、韩四国兵力势均力敌而相持不下的局面中显得举足轻重,跟宋、齐两国置身于四国之外有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4分)
(2)《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4分)
14.请简要概括劝谏者劝谏秦王的目的。(3分)


10.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
11.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自布冠而拘于秦”中的“拘”字是拘禁的意思,“不拘于时,学于余”中的“拘”字是拘泥的意思。
12.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最后都被对手杀死”说法有误,文中并未提到梁君被对手杀死,而是太子死于马陵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
13.(1)胜利了却不骄纵,所以能让世人信服;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所以能让邻国随从依顺(或与周围和睦共处)。
(“服世”“忿”“从邻”各1分,句意1分)
(2)《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算是到了一半。”这是说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行百里”“半于九十”“末路”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时,注意要重点关注重要词汇,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4.请秦王“胜而不骄”,并且和楚国结束对抗,两国搞好关系。(3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相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综合全文内容,语言尽量简洁、层次清晰。

【参考译文】
(有人)对秦武王说∶“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像对待奴仆。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是霸主胸襟。胜利了却不骄纵,所以能让世人信服;约束自己而不怨恨,所以能让邻国随从依顺(或与周围和睦共处)。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惜广施恩德,却淡薄与齐国的交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阳大捷,就疏远楚国,这是使人愤怒的原因。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深思而不该这样做。《诗经』上说∶“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特别注重善始善终。何以见得如此呢 过去智伯瑶灭掉范氏、中行氏,又围攻晋阳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三家所耻笑;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梁惠王当年讨伐楚国战胜齐国,使赵、韩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最后太子死于马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这三人并非没有赫赫战功,而是能善始而不能善终。如今大王攻破宜阳,占领三川,使得天下策士闭口无言;隔绝诸侯之间的呼应,使东、西二周疆界因秦兵的进逼而屡屡更改,使各路诸侯不敢聚合策划图谋奏国;还夺取了黄棘之地,使韩、楚之兵不敢西进。大王如果兢兢业谨慎到底,王霸之业绝不只是三代圣王之后的第四个,五位霸主之后的第六个(可指日而待)。假如慎始而不能善终,就会后患无穷,臣担心诸侯之君,河、济一带的有识之士,会认为大王步夫差、智伯瑶之后尘。《诗经》上说∶’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还只算是到了一半。”这是说最后一段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如今大王常常有骄傲的情绪,臣曾经留心观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据诸侯的心意,不是联合对付楚国,就是并力收拾秦国。何以见得 秦人援魏抗楚,楚人援韩抗秦,四国的兵力势均力敌,正处在相持不下的局面。而齐、宋两国置身四国之外,就显得举足轻重。所以说先争取到齐、宋的就能攻伐秦国。秦国如果争得两家外援,就能遇制削弱韩国;韩国受到逼制,那么楚国便孤立无援而遭到打击。假如楚国先得到齐国的援助,魏国就会衰败,魏国衰败之后,秦国就会陷入孤立,饱受战祸。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么秦、楚两国必然有一方被天下人嘲笑。” 

相关文言文练习
《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走》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魏策一·苏子为赵合从》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齐破》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魏策一·陈轸为秦使于齐》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韩策二·韩傀相韩》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四国为一,将以攻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魏策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闲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中山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赵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楚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战国策·靖郭君将城薛》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韩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燕昭王招贤》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书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西周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乙对荆宣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田单将攻狄》阅读练习及答案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辛说楚襄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辛论幸臣》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有卖骏马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赵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人说靖郭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昌国君乐毅》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燕策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齐宣王见颜斶》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齐二、楚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秦以连横说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