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孔丛子·杂训》《传习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悬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也,吾未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含珠瑱,卷哭三月,等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曰:‘善。’”悬子曰:“其!”。
(节选自《孔丛子·杂训》)
材料二: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什么,可哀也已!”
(节选自《传习录》)
【注】①先生:指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②躯壳:身体,此意为表面。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便能A大B以成大C小D以成小E不假F外慕G无不具H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谕,明白,了解,与《唐雎不辱使命》中“寡人谕矣”的“谕”意思相同。
B.然,对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诚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
C.若,如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若”意思相同。
D.所以,“……的缘故”,与《石钟山记》中“此世所以不传也”的“所以”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悬子问子思孔子与子产谁更伟大,子思没有直接回答悬子的问话,只讲了子游回答季孙疑问的故事。
B.在与季孔的对话中,子游以“浸水”比不上“膏雨”来说明孔子比子产更为伟大,说理生动而形象。
C.按照王阳明的意思,一万镒就是九千镒,九千镒就是一万镒,一万镒和九千镒等值,不必人为分出高低,
D.后世儒生不明白圣人的根本,不知道从自己心体的良知良能上去体会、认识与拓展,王阳明对此是反对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4分)
(2)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4分)
14.悬子之问和德章之疑有相通之处,设若悬子问王阳明,王阳明最可能怎样回答?请从材料二里找出一句话,代替王阳明作答。(3分)
 
 
答案:
10.C E G(原句意思:就能素质好的成就大,素质一般的也小有成就,不需要凭借外力,自可修成正果。)
11.C(两者意思不同。“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若”意思是“比得上”。)
12.C(C项,曲解文意。文中“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一句的意思是:尧舜的一万镒也相当于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相当于是尧舜的,本来也不分彼此。)
13.(1)而孔子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听说鲁国人像这样做,这是什么原因呢?(“闻”“若是”“奚故”各1分,句意1分)
(2)受到霖雨滋润的作物也能生长旺盛,而且面积非常广,人民受到的恩赐也是很广泛的,但人们却难以知晓它的来源。(每小句1分)
14.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悬子问子思说:“我听说志趣相同的人会互相吸引聚合,志向相同的人之间亲密友好。您先祖孔子见子产的时候,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世人都说子产有仁爱之心,把孔子称为圣人,这就是说具有圣道的人侍奉有仁爱之心的人,我不明白他们两人谁更伟大,所以来问问您。”子思回答说:“是啊,你的问题很有道理。以前季孙氏也向子游问过同样的问题。子游回答说:‘以子产的仁爱之惠来譬喻孔子的圣道之教,这不就是如同灌溉之水与霖雨的差别吗?’康子说:‘子产去世的时候,郑国男人不再佩戴玉饰,妇女们也无暇用耳珠装扮自己,都在里巷中痛哭三个月,不再奏乐玩乐。而孔子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听说鲁国人像这样做,这是什么原因呢?’子游这样回答他:‘灌溉之水所能达到的地方作物就生长旺盛,达不到的地方就会枯死,所以人们都容易知道它的重要。受到霖雨滋润的作物也能生长旺盛,而且面积非常广,人民受到的恩赐也是很广泛的,但人们却难以知晓它的来源。具备上德的人其德行并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这是因为形式上的德无法体现真正高尚的德行。’季孙氏说:‘说得好啊,’”悬子说:“确实如此。”
材料二:刘德章说:“听先生用精金比喻圣人,以金的分量比喻圣人才智的大小,用金的锻造提炼比喻学者的修养功夫,真是深刻呀!只是先生把尧、舜比作万镒重的金子,而把孔子比作九千镒的金子,我怀疑不太妥当。”
先生说:“这又是从表面上去考虑的,这才替孔子争分量。如果是从心上起来的念头,即便说尧舜是一万镒也不算多,说孔子九千镒也不为少。尧舜的一万镒也相当于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相当于是尧舜的,本来也不分彼此。之所以称为圣人,只看心体是否‘精一’,而不论才智的大小。只要他们内心的纯粹天理是相同的,便统称他们为圣人。若是论及他们的才智气魄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来的儒生就是因为思想意识总是停留在分量的较量层面上,所以才流于功利之心。如果去掉了比较分量的心思,每个人尽自己所能,只在存养天理上下功夫,即会各有收获,就能素质好的成就大,素质一般的也小有成就,不需要凭借外力,自可修成正果。此乃实实在在明德修身的事。后世儒生不明白圣人的根本,不知道从自己心体的良知良能上去体会、认识与拓展,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地好高骛远,爱慕虚荣,全不知自己这已经是桀、纣的心体,却动不动就想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能做到?终年碌碌无为,直到终老死去,都不知道到底成就了些什么,真是悲哀呀!”
 
 


相关文言文练习
《孔丛子·杂训》《传习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潜夫论·世有莫盛之福》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孝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仪受辱》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夷服诸葛》阅读练习及答案
《梦赏心亭》《赏心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媭砧课诵图》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主以浩监秘书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说苑·至公》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袁宏道《华山后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尹文子·大道上》《帝范六·去谗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养生》《东坡志林·赠张鹗》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李大临学士书》《与韩忠献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雪》《王月生》《龙山雪》《寿阳曲·江天暮雪》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论择官》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非子·八经》《贞观政要·诚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孔文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纪事木末·太祖平闽》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光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元史·石天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循吏列传》《汉书·循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孔丛子·诘墨》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明史·王守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平山书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观德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二)《论圣学无妨于举业》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东林书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瘗旅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守仁《尊经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守仁《何陋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守仁《何陋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送宗伯乔白岩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象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梁仲用默斋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勤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教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瘗旅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尊经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