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明史·王守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①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②,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有删改)
材料二: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①晦庵:朱熹的号。②告子义外之说: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曰:‘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游九华A归B筑C室D阳明E洞中F泛滥G二氏H学Ⅰ数J年K无所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俾,指“使、让”,与“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中的“俾”词义相同。
B.“失却知行本体”和“李牧连却之”(《六国论》)中的“却”意义和用法不同。
C.“当自求诸心”和“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诸”意义和用法相同。
D.集注,意思是汇集或综合前人对某书的注释,有时附上自己的见解,多用作书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东桥认为如果把行当作知,人们就可能只注重本心而遗漏万物之理,这并非是圣学关于知行并进的正确方法。
B.在心外寻求万物之理,实际上是告子的“义外”观点,也是孟子所说的“不知义”的观点,是偏颇不通的。
C.顾东桥说“知食乃食”,王守仁认为拥有忠孝之心就是拥有忠孝之理,这两种观点反映出的知行关系是不一致的。
D.王守仁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能够上接孟子学统,而朱熹的部分学说还不成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4分)
(2)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4分)
14.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王守仁与朱熹在“心”与“理”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3分)
 
 
答案:
10.BFI
11.C
12.B(“是孟子所说的‘不知义’的观点”不正确,根据语意是孟子认为告子“不知义”。)
13.(1)我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胡乱)褒贬,姑且提出这个说法,来贪求一时的效果。(“抑扬”、“苟”解释为“随便取得”、“效”各1分,句意1分)
(2)(王阳明)被贬官到龙场,边远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每天推究旧日已学的知识。(省略句、“穷荒”、“绎”解释为“索、解析”、“谪龙场”被动句各1分)
14.王:心即理,理存在于本心;朱:心与理是两个方面,亦分亦合。(王守仁观点1分,朱熹观点1句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你来信道:“真正的理论是能够指导实践的,而不实践就不足以称为认识。向学者指出的切实的方法,让学者们务必躬身实行,这样说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真的把实践当作认识,恐怕人们只会专门追求存养本心,而遗漏了万物之理,也肯定会有偏颇不通的地方,难道这是圣学关于知行并举的既成的方法吗?”认知确切之后付诸行动就是实践,行事实践之后明确的体察就是认识。知行的功夫本来不能分离,只是后世学者要把它们分开作为两部分来用功,反而丢失了知行的本体,所以之后才会有知行并举的说法。真知是能够指导实践的,不实践就不足以称为认识。像你的来信中所说“知食乃食”等,已经能够明白了,前面也已经大略说过了。这虽然是为拯救时弊提出的,但是知行的本体就是这样的,我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胡乱)褒贬,姑且提出这个说法,来贪求一时的效果。    
专门追求存养本心,便抛弃了万物之理,大概这是失去本心的一种表现。万物之理并不存在于心外,在心外探求万物之理,就是没有万物之理;遗漏万物之理而追求存养自己的本心,那么本心又是何物呢?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即是理。所以拥有孝心就是有孝顺父母的道理,没有孝心也不存在孝顺父母的道理了;有忠心就有侍奉君王的道理,没有忠心也就没有侍奉君王的道理了。理难道是在我们的本心之外的吗?朱熹先生说“人用来学习的,不过是心和理罢了。心虽然只作为一个人的主管,但实际上掌管着天下的事理;理虽然分散在万事之中,但实际上无法超过一个人心的范畴。”像他这样把心和理先分开之后再结合起来,未免就会产生让学者们把心与理分开看待的弊端。后人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的忧患,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心就是理。在心外寻求万物之理,实际上是告子的“义外”观点,会有偏颇不通的地方,孟子也因此批判告子不懂得义。心,唯有一个,就它对所有人的恻隐而言就是“仁”,就它的合理而言就是“义”,就它的条理清晰而言就是“理”。不能在心外求仁、也不能在心外求义,难道就独独可以在心外求理吗?在心外求理,是把知行当作两件事了。在我们的心里寻求理,这才是圣学知行合一的教诲,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材料二
守仁天生不同于常人。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讲论朱子格物之学的大意。回家以后每日正身而坐,研读《五经》,不轻易和人说笑。从九华山游历归来,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王守仁广泛学习道释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被贬官到龙场,边远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每天推究旧日已学的知识。一天,忽然悟到格物致知,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能去向事物求索,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于是从此深信不疑。他因道设教,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旨。他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易直捷,能够上接孟轲的学统。而朱熹的《集注》《或问》等,是中年时还不成熟的学说。当世学者翕然而听从,所以社会上有“阳明学”的称法。


相关文言文练习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明史·王守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通鉴纪事本末·桓温伐燕》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刘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送东阳马生序》《与徐甥师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唐书·刁彦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镇海县志·贺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贾昌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澹庵见杨龟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劝学》《荀子集解·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氏春秋·慎大览》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计然篇》《范子计然》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山人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陈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尚书景让少孤》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人三策》《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孔丛子·杂训·子上请所习于子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史·垣荣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革命军》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登岳阳楼》《范文正公微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杨素传》《何博士备论·杨素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平山书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观德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寄闻人邦英、邦正》(一、二)《论圣学无妨于举业》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东林书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瘗旅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守仁《尊经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守仁《何陋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守仁《何陋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送宗伯乔白岩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象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梁仲用默斋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勤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教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瘗旅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尊经阁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