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宋史·张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绍兴五年,召对,张嵲上疏曰:“金人去冬深涉吾地,王师屡捷,一朝宵遁,金有自败之道,非我幸胜之也。今兵疲民劳,若便图进取,似未可遽。臣窃谓为今日计,当筑坞堡以守淮南之地,兴屯田以为久戍之资,备舟楫以阻长江之险,以我之常,待彼之变。又荆、襄、寿春皆古重镇,敌之侵轶,多出此涂。愿速择良将劲兵,戍守其地,以重上流之势。”召试,除秘书省正字。
六年,地震。嗅奏:“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著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
七年,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再迁著作郎。嵊因对言:“吴、蜀,唇齿之势也。蜀之利害,臣祖知之。忠勇之人使之捍外侮则可至于抚循斯民则非所能办也。宜于前宰执中,择其腹心之臣可以任川事者委任之。”又言:“自驻跸吴会以来,似未尝以襄阳、荆南为意,今宜亟选儒臣有牧御之才者为二路帅,使之招集流散,兴农桑,治城壁,以为保固之资,益重上流之势。”
既而何抡以刊改神宗实录得罪,语连皞,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上疏略曰:“古之人君,其患有二,在纳谏而不能用,在知天下利害而不以为意。陛下渡江十年矣,外有勍敌之国,内有骄悍之兵,下有穷困无聊之民。进言者多矣,今皆以为陈腐而别取新奇之说;任事者众矣,今皆习是以为当然而更为迂阔之事。此近于二患。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
九年,除司勋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擢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顷之,起知衢州,除毅文阁待制。岁满,得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时方修好息兵,上将召用,会疽发背卒,年五十三。
(节选自《宋史·列传》,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把答题卡相应位置的选项涂黑,少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3分)
忠勇之人A使之B挥外侮C则D可E至F于G抚H循I斯民J则K非L所M能N办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屯田”原指利用戍卒或募民垦殖荒地以资军饷,后亦指官职,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
B.“再迁著作郎”的“迁”字与《屈原列传》中“顷襄王怒而迁之”的“迁”含义相同。
C.驻跸,古时特指皇帝或者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文中是指宋离宗南渡期间暂住吴会。
D.“穷困无聊之民”中的“聊”字的意思与《促织》中“不复聊赖”的“聊”含“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皞认为金人忽然连夜逃遁有其内因,不是宋军侥幸战胜了他们,并提出此时不宜乘势追击而应该积极防守备战的建议。
B.张峰指出地震异象的原因或许是国家赋税沉重、政令频繁,致使百姓流徙迁移,尸横沟野,当地居民也失去了固定产业。
C.张皞建议选用心腹大臣去担任蜀地官员,让有管治才能的文官去担任襄阳、荆南两地的统帅,并提出了三条固本的策略。
D.何抡因修订《神宗实录》获罪,张皞也受牵连,却仍忠心上书,指出渡江后外有强敌内有骄兵的现状与古之“二患”相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4分)
                  
(2)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4分)
                   
14.请结合本文和《谏太宗十思疏》,概述“奏疏”的基本特点。(3分)
 
 
答案:
10.AEJ
11.B(前者指“官职晋升或调动”,后者指“放逐、贬谪”。)
12.D(文中“此近于二患”的“此”是指对待“进言者”和“任事者”的态度。)
13.(1)希望(陛下)深切思考时势变化的缘由,修正(整治)政令的缺漏,使百姓获得安定。
评分标准:“愿”1分,译为“希望”;“阙”通“缺”,1分,译为“缺漏”;“修”1分,译为“整治、治理”;“致……安”1分,译为“使……安定下来”或“使……获得安定。”
(2)从当前的处境打算,早晚想(思虑)的都应是这些方面,不属于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就不必致力去做,几年之后,希望(或许、可能)有所成就!
评分标准:“朝斯夕斯”1分,直译为“早上这样想,晚上也这样想”,意译可适当变通,要求语意表达连贯准确;“务”1分,译为“致力(追求)”;“庶其”常用结构1分,表达期望或推测语气,译为“希望(或许、可能)”;“济”,1分,译为“成就(成功)”。14.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魏征针对逐渐骄奢的唐太宗提出十条建议。
②内容简明、有逻辑性。魏征的十条建议都简明扼要,且层层推进,逻辑分明。
③要有时效性。比如本文对于地震异象的分析戳中了时政的痛点。
④表达有文学艺术性。比如本文多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3点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指出“奏疏”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建议之类的,并有结合文本稍作分析,也酌情给1分。
 
参考译文:
绍兴五年,宋高宗召见臣下对答政事,张嵲上奏说:“金人去年冬天深入我朝境内,大宋军队多次告捷,金兵很快就乘夜逃走了,他们有自己失败的内因,不是我们宋军侥幸战胜了他们。现在大宋兵马疲惫百姓劳苦,如果现在就图谋进攻夺取,似乎不可能马上(成功)。我私下认为为当前处境打算,应当修筑坞堡来守卫淮水以南的属地,设置屯田把它作为长久成守边防的资本,储备战船来阻断长江的险要地势,用我方的备战常态,来应对敌方的攻击之变。再说荆、囊、寿春等地都是自古以来占重要战略位置的城镇,敌方侵犯袭击,大多是从这些通道出来。希望陛下迅速选择优良将帅强劲士兵,成守那些领地,来(表明)对长江上流形势的重视。”(之后)陛下召他来面试,授予他秘书省正字的官职。
绍兴六年,发生地震。张嵲上奏说:“近年以来,(百姓)赋税繁多沉重,(官府)征收责求名目众多,流徙迁移的百姓(尸体)填满了山沟(郊野),安居原地的百姓失去了固有之业,地震的异象,大概或许是因为这些(现状)吧。希望(陛下)深切思考时势变化的缘由,修正(整治)政令的缺漏,使百姓获得安定。
绍兴七年,张嵲被任命为校书郎兼史馆校勘,(后)又改任为著作郎。张嵲于是上奏应答说:“吴、蜀两地是唇齿相依的形势。蜀地的利害关系,我是大致了解的。忠诚勇武的人选,让他捍卫外来的侵犯是可以的,至于安抚这些百姓,却不是他们所能办到的。应该在之前的掌政重臣中,选择那些可以担任蜀地事务的心腹大臣去托付。”又进言说:“圣上自从在吴会驻留以来,似乎未尝把囊阳、荆南两地放在心上,现在应该赶快推选有管束、治理才能的文官担任这二个地区的元帅,让他招募、集结流散的士兵,兴办农桑,修治城池壁垒,把这些作为保家固国的资本,来(表明)对长江上流形势的重视。”
没过多久何抡因为修订《神宗实录》获罪,谈话时牵连到了张嵲,张嵲被外调担任福建路转运判官。张嵲呈上奏章大致说:“古代的君王,他们的忧患有两种,一在善于纳谏却不能善用谏言,一在了解天下的利害关系却不把它放在心上。陛下南渡十年了,境外有强劲敌对的国家,境内有骄慢凶悍的士兵,治下有贫穷困苦无所依靠的百姓。进言的人很多,现在都认为是陈旧迂腐的而另外取用了新奇的言论;做事的人很多,现在都习惯了这样、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且还会做一些迂腐不切实际的事。这些现象接近于(古代君王的)两种忧患。从当前的处境打算,早晚想(思虑)的都应是这些方面,不属于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就不必致力去做,几年之后,希望(或许、可能)有所成就!”
绍兴九年,(张嵲)被任命为司勋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绍兴十年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升职为录院同修撰。不久,被起用做衢州的太守,(又)被任命为敷文阁待制。
满一年,得以请示掌管江州太平兴国宫。当时正值宋、金结成友好关系(双方)停止交战,陛下想要召见起用张嵲,恰逢他背部恶疮毒发而死,终年五十三。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徐元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马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吕夷简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陈宜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范致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普直谏太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道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孙长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刘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弥逊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陈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梁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大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杨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马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安世为谏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杨廷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舜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宋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余良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王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侯延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杨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娄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董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张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章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钱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宋史·谢枋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王全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子,监进奏院刘巽、大理评事苏舜钦并除名勒停》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胡宗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公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郭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鲁宗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张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尹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杜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钱惟演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贺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陆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杨存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袁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赵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刘文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