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馀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错素与吴相袁盎不善,错所居坐,盎辄避;盎所居坐,错亦避;两人未尝同堂语。及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按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错谓丞、史曰:“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其计谋。”丞、史曰:“事未发,治之有绝;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谋。”错犹与未决。人有告盎,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愿至前,口对状。婴入言,上乃召盎。上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厢,甚恨。上卒问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盎曰:“愚计出此,唯上孰计之!”乃拜盎为太常,密装治行。后十馀日,上令丞相青、中尉嘉、廷尉欧劾奏错:“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制曰:“可。”错殊不知。壬子,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注】①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时,官至中书舍人,政治上进言削藩,以巩固中央集权。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B.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C.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D.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欲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庙,在文中指朝廷或国家政权。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中“宗庙”一词词义有所不同。
B.东厢,指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文中“错趋避东厢”中“东厢”指皇帝议事殿堂东边的房屋。
C.中尉,秦汉时为武职,指挥禁卫军部队,为负责京师安全的高级军官。汉武帝时改名“执金吾”,专门负责治安纠察。
D.壬子,天干地支计时法。壬为十天干中的第九位,子为十二地支中的第一位。文中“壬子”交代了晁错被斩的年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修改法令,诸侯们表示反对。晁错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劝阻儿子不要引祸于晁家,但晁错晓之以大义,表示自己心意已决。
B.晁错向来与袁盎关系不好,曾派官员就袁盎是否接受吴王财物一事进行审查,但因此获罪,幸亏景帝下诏将晁错赦免,把他贬为平民。
C.吴、楚叛乱后,晁错想要上奏请求通过严办袁盎审查出吴王的密谋计划。对此,御史丞及侍御史表示反对,并认为袁盎未参与谋划。
D.景帝听到袁盎提议以诛杀晁错来平息战乱,开始虽感为难,最终还是授意要臣上疏弹劾晁错,晁错忠心耿耿却被骗到东市,惨遭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愿至前,口对状。
(2)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14.李贽评价晁错“可谓之不善谋身,不可谓之不善谋国也”,请结合文章,概括这样评价的理由。

 

 

答案:

10.B 11.D    12.B    13.(1)袁盎恐惧,连夜去见窦婴,把吴王叛乱的原因告诉了(他),希望可以面见(景帝),亲口向皇帝陈述事情原委。
(2)(应将)晁错判处腰斩,其父母、妻子儿女、兄弟不论老少都应公开处死。 14.①进言削减诸侯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只为坚决加强中央集权;②不听父亲劝告,不念家族安危,只求朝廷安定;③不畏树敌,主张严查袁盎,为朝廷查明叛乱真相。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吴王与楚王相互通信,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各自有封地,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所以他们才造反,准备向西进兵共同诛杀晁错,恢复从前的封地才肯罢休。
“言”作谓语,“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作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C。
“贼臣晁错”作主语,“擅適”作谓语,“诸侯”作宾语,故应在“诸侯”后停顿,排除D。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A.正确。文中指朝廷或国家政权。/举行祭祀祭拜等活动。句意:就不能使国家政权安宁。/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
B.正确。
C.正确。
D.“‘壬子’交代了晁错被斩的年份”错,根据文意“壬子”并非年份,应为“壬子日”。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B.“景帝下诏将晁错赦免,把他贬为平民”错,张冠李戴。原文是“及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按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可见,获罪的是袁盎,景帝下诏赦免的也是袁盎。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的原因;“反”,叛乱;“对状”,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
(2)“要”,通“腰”,判处腰斩;“妻子”,妻子儿女;“无”,无论。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概括为:进言削减诸侯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只为坚决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概括为:不听父亲劝告,不念家族安危,只求朝廷安定;
(3)根据“吴、楚反,错谓丞、史曰:‘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其计谋’”概括为:不畏树敌,主张严查袁盎,为朝廷查明叛乱真相。
参考译文:
起初,有三十章法令被晁错修改,诸侯王都表示反对。晁错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后,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即位之初,你当权掌管政务,侵夺削弱诸侯,使人家的骨肉疏远,舆论对你都很怨恨,你为什么这么做呢?”晁错说:“本应如此。若不这么做,就不能使天子尊贵,就不能使国家政权安宁。”他的父亲说:“(这么做)刘氏的天下得到了安宁,可是晁氏很危险,我离开你回去了!”他父亲便服毒自杀,(死之前)还说:“我不忍心看到大祸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此后过了十余日,吴、楚等七国便以诛除晁错为名共同起兵反叛。晁错向来与吴相袁盎关系不好,晁错就坐于某处,袁盎总会避开;袁盎出现在什么地方,晁错也总会避开;两人从未在同一个房间中说过话。等到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派官员审查袁盎接受吴王财物贿赂的事,用相应的刑罚处置他,景帝下诏赦免袁盎并把他贬为平民。等到吴、楚叛乱发生,晁错对御史丞、侍御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大量的金钱,专门替吴王掩饰,说吴王不会叛乱;如今,吴王果然反叛,我想上奏请求严办袁盎,他一定了解吴王的密谋。”御史丞、侍御史说:“如果在吴国尚未叛乱时治袁盎的罪,可能会令叛乱密谋中止;现在叛军大举向西进攻,再审查袁盎能起到什么作用!况且袁盎不会与吴王共同密谋。”晁错十分犹豫。有人把晁错的打算告知袁盎,袁盎很恐惧,连夜去见窦婴,把吴王叛乱的原因告诉了他,希望可以面见景帝,亲口解释原委。窦婴进宫奏报景帝,景帝便召见袁盎。景帝问:“应采用什么妙策?”袁盎回答说:“请陛下令左右回避。”景帝命人退出,只有晁错在场;袁盎说:“我要说的话,不应被任何臣子听到。”于是景帝让晁错也回避。晁错连忙退避到东边的厢房中,对袁盎十分恼恨。景帝最后又问袁盎,袁盎回答说:“吴王与楚王相互通信,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各自有封地,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所以他们才造反,准备向西进兵共同诛杀晁错,恢复从前的封地才肯罢休。如今的对策只有将晁错杀掉,派出使臣宣布将吴、楚七国赦免,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七国的军队可以不经过战争就撤走。”景帝沉默了很长时间,说:“不这么做,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我不会爱惜他一个人而向天下人道歉的。”袁盎说:“我的计策就是这样,希望皇上仔细考虑!”景帝便任命袁盎为太常,(让他)暗中收拾行装,为出使吴国做准备。十多天后,景帝授意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上疏对晁错进行弹劾:“辜负皇上的恩德和信任,想让皇上与众位大臣及百姓疏远,又想送城邑给吴国,全无臣子的礼节,犯下了大逆不道的罪行。晁错应判处腰斩,其父母、妻子儿女、兄弟不论老少都应公开处死。”景帝回复说:“批准所拟判决。”晃错对此毫不知情。壬子日,景帝派中尉把晁错召来,骗他说坐着车到市中巡察,于是,晁错穿着上朝的官服被斩于东市。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击朝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灭楚》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明帝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元年,闰三月,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袁绍讨公孙瓒》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邺都之变》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二年春正月,镇东将军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矫太后诏》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兄弟专权》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裘甫寇浙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司马懿诛曹爽》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魏博归朝》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通鉴纪事本末·初,淮阴侯死,淮南王黥布已心恐》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晋王病笃,立其子存勖为嗣》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陈敏之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窦氏专恣》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兴元元年,朱泚更国号曰汉自称汉元天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通鉴纪事本末·魏平辽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西》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江淮》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阅读练习及答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